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本文转自:黄山在线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近日 , 在徽州区呈坎镇东横自然村 , 耕整机、水稻直播机正在撂荒田里不停地忙碌着 , 村民们在的田间排灌、整地 , 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 。 经过人力与机械的重新耕作 , 荒废已久、长满杂草的土地被摊平、犁翻 。 放眼望去 , 满目皆新 , 浓浓绿意中孕育着无限新希望 。 一场关于撂荒地蝶变换装正在徽州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眼前这位又黑又瘦、一身休闲装、赤着脚正在田间忙碌的90后小伙子叫叶东林 。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苏州工作 , 在外闯荡多年后 , 2021年 , 他选择回到家乡 , 决心做一名新型农民 。
通过土地流转 , 叶东林在徽州区呈坎镇东横村承包了227亩农田种植水稻和20亩旱地种植豇豆 。 “2020年回来后 , 发现土地抛荒 , 耕作老龄化严重 , 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 , 剩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叔伯辈 , 村里大片的田地都没有人耕种 , 看着十分可惜 ,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鼓励对撂荒地复耕复种 , 我觉得这是个好机遇 , 决定回村把这些地‘捡’起来重新种粮 。 ”在区委区政府的政策引导下 , 今年 , 叶东林注册成立了“一亩三”家庭农场 。 为有效利用土地 , 以水稻、油菜轮作 , 一年可种植二茬 。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撂荒地复耕复种 , 不仅美化村庄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 据了解 , 该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实现稳定收入7.5万元以上 , 农户可获得每亩农田经营权资产保底收益300元 ,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股份分红收益 。 插秧、收割、管护等农忙时节 , 家庭农场还请村民帮忙 , 每人每天支付工钱80元-100元 。
对于种田 , 叶东林有自己的一套 。 从决定开始返乡创业的第一天开始 , 他就做好了充足准备 。 “今年我这200多亩农田全部采用水稻机械化直播种植技术 , 不仅可以省去水稻育秧、拔秧、运秧和栽秧等工序 , 还能节省大量劳动力 。 同时 , 充分尊重水稻植株自身的生长规律 , 避免由于移栽所致的根系损伤 , 更有利于实现增产增收 。 ”正在家庭农场干活的方大爷是本村的村民 , 今年62岁 , 他感叹道:“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 , 但是这种水稻种植方法我还是第一次见 , 这个年轻人真有本事 。 ”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 , 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 积极推进耕地“非粮化”及土地撂荒问题整治 ,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 是守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 今年以来 , 徽州区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经营+大户承包种植经营+农户资产入股分红收益”、“经营主体流转+农户资产入股分红收益”、“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和“鼓励农户复耕复种”等模式 , 已整治撂荒地面积602.54亩 , 整治率100% 。 自2020年以来累计整治撂荒地面积2230.5亩 , 让昔日沉睡的土地重换绿装 , 恢复生机与活力 , 逐步走出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生态修复共赢的路子 。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
文章图片
把村里的地“捡”起来!徽州区90后小伙回乡“种田”】农村美了 , 项目才能引得进来;村民富了 , 乡村才能振兴起来 。 “有政策和政府的支持 , 我希望自己的种粮‘版图’继续扩大 , 也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 ”对于未来 , 叶东林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