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学生投放异物事件背后:牛磺酸到底有何作用?哪些成瘾物质需警惕?

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侯雨汐
编辑/徐旭
图片/图虫
上外学生投放异物事件背后:牛磺酸到底有何作用?哪些成瘾物质需警惕?
文章图片
近日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男生往女生咖啡中投入异物事件引发关注 , 目前涉事男生已被开除学籍 。 据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此前通报称 , 投放的异物为牛磺酸泡腾片 , 为网上购买 。
公开资料显示 , 牛磺酸作为哺乳动物组织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之一 , 为化学原料药 , 又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强化剂 , 目前已被广泛关注并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 。
而牛磺酸泡腾片 , 则是把牛磺酸、肌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等各种功效成分融入泡腾片产品之中 , 使这些有效成分相互配合 , 协同作用 , 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 并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 从而实现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抗疲劳的功效 。
2021年6月17日 , 牛磺酸巨头永安药业曾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 , 据不完全统计 , 牛磺酸用量在食品饮料行业约占50% , 宠物食品行业约占30% , 饲料行业约占10%至20% , 药品及其他领域用量相对较小 。
永安药业曾在年报中指出 , 红牛、乐虎、东鹏等各类大众熟知的功能性饮料就含有牛磺酸 , 得益于这些产品不断推出并持续旺销 , 一度使得牛磺酸销量在饮料行业的快速增长 。
牛磺酸有何作用?
牛磺酸是1827年首次从牛的胆汁中分离出来的 , 故又俗称牛胆碱或牛胆素 。 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 , 如能够调节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 , 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后 , 具有抗高血压和抗动脉硬化、抗氧化等作用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办公室主任、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刘向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牛磺酸物质本身并非药物而是食物 , 目前确实没有涉及精神领域药物可以改变正常人情欲的情况 。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而言 , 牛磺酸是一种中枢抑制性递质 , 能调节神经组织兴奋性与体温 , 维持细胞膜的电位平衡 , 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风湿、抗惊厥等作用 。
上外学生投放异物事件背后:牛磺酸到底有何作用?哪些成瘾物质需警惕?】不过 , 目前唯一的药用牛磺酸包括:牛磺酸颗粒剂;牛磺酸片 , 每片/包含有0.4g的牛磺酸 , 可以用于儿童(1岁及以上儿童)或成年人缓解感冒初期的发热 , 仅限用于发热初起、热度不高的患者 。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检索数据显示 , 国内涉及牛磺酸的保健食品共有192种 , 包括泡腾片、颗粒、口服液等 。
上外学生投放异物事件背后:牛磺酸到底有何作用?哪些成瘾物质需警惕?
文章图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成瘾医学科主任杜江介绍 , 牛磺酸作为人体的非必要氨基酸 , 主要通过膳食补充获得 。 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后 , 具有调节血压、抗氧化、抗炎和抗肥胖等功效 , 因此被广泛地用于许多功能性食品与饮料 。
以常见的“红牛”饮料为例 , 牛磺酸作为主要成分 , 与其他功能因子一起“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协同作用 , 有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抗疲劳功效” 。 它可以与GABA能、甘氨酸能、谷氨酸能受体相互作用 , 有助于减少焦虑样行为 。
但是 , 以牛磺酸、咖啡因和维生素B群为主要成分的功能性饮料也有潜在风险 。 功能性饮料是通过调整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和含量 , 达到一定程度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 , 是用来补充微量元素来维持机体平衡的 。
因此 , 不建议个人日常大量摄入功能性饮料 , 更不能当成水喝 , 否则会给躯体带来伤害 。 长时间饮用功能性饮料 , 会导致身体形成对饮料的依赖性 , 同时影响身体正常摄入营养物质的能力 , 影响胃肠功能 , 造成身体营养不良 , 甚至会导致脱水的症状 。 此外 , 还有可能会导致维生素中毒、给机体增加负担等 , 长期饮用还可能导致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