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如何进军药妆蓝海?

【药企如何进军药妆蓝海?】“药价一降再降 , 而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经营成本却一路走高 。药企利润一再下滑 。为了生存和发展 , 药企不得不另谋他途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工商联中国美容化妆品商会会长骆燮龙不无感慨地对采访人员说 。“药企进入美容行业特别是药妆行业是由于它拥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 。”骆燮龙说 。                 掀起美丽行业的盖头来专家预测 , 未来20年 , 我国美妆产业市场容量将达5000亿元 。巨大的市场商机在加快行业爆炸式的增长 。看来 , 进军美容行业是一件美事 。真的如此吗?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娟对采访人员说:“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 。”对此 , 骆燮龙也感同身受 。他说 , 有人说美容行业是蓝海 , 其实所谓的蓝海都是相对的 , “相对于制药行业而言 , 它的成长、发展空间确实很大 , 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是很明显的 。”据骆燮龙介绍 , 目前 , 美妆行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严重 。从美妆业整体现状来看 , 消费欺诈、质量投诉以及服务纠纷不断 , 假冒伪劣现象非常严重 , 诚信缺失正成为行业公害 , 这使得绝大多数美妆企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不仅如此 , 一些美容企业、美容院都因此而夭折 。 “如果美容化妆品业能够在价格上、功效上、服务上做好诚信 ,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的年营业额翻一番是没有问题的 。”诚信缺失 , 也是该行业的融资遭遇困境 。相比我国家电、地产等行业 , 美妆业更需要大量资金介入 。据美容商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 美妆业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近90% , 不少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士正涉足美妆产业 。据了解 , 家电连锁巨鳄国美已经涉足 。然而 , 令人遗憾的是 , 大部分投资仅30万-50万 , 超过500万的投资相当少 。另一方面 , 一些长期在美妆业发展的企业也到了该提升品牌的时候了 。无论如何 , 中国的美容行业缺乏巨大的资金 。其诚信缺失使其融资渠道受阻 , 而自己的积累显然难以为继 。美妆业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抗风险能力不强甚至低下 。由于缺乏资金实力和发展的战略眼光 , 国内美妆企业决策人大多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 不敢、不愿在专业生产及检测设备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 , 结果也严重制约了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 更谈不上品牌建设 。据全国工商联的数据 , 美容行业每年“死亡”的企业、服务机构的数量居全国各个行业之首 。出事要么关门大吉 , 要么另起炉灶 。国内企业面对强势外资品牌的进入 , 根本无力招架 。同时 , 没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也导致融资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这个行业需要高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来做 。如果只是为了捞钱 , 那他一定做不好 , 更做不长 。”陈娟如是说 。 如此看来 , 美容行业也不是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美 , 但是 , 正如骆燮龙所说 , 相对于制药行业 , 其市场的空间确实很大 , 进军美容行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 “关键是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 , 要把这个市场看清楚 , 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弄清真正的敌手制药企业进军美容行业 , 其真正的敌手是谁?如果你把国内的民资看作对手 , 那么 , 你必将制定出错误的战略布局 。目前 , 外资品牌已占据80%的市场份额 , 国内美妆品牌陷入艰难的发展境地 。现在的格局是外资品牌一路高歌 , 在高端市场上有绝对的话语权 , 现在已经挥师进军原本属于国内企业天下的中低端市场;而国内品牌大多偏居一隅 , 在艰难抗争 。本身实力不足的国内美妆业显得相形见绌 。制药企业真正的敌手是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的外资、合资企业 。骆燮龙:药妆将给药企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 , 中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外资、合资企业所占据 , 本土企业无一入围 。欧莱雅、宝洁、资生堂、雅芳等几家国际巨头形成了寡头竞争之势 , 这其中又数欧莱雅的市场份额最大、实力最强 。仅剩的低端市场则由几千家本土中小企业瓜分 。不过 , 现在国际巨头在不断巩固中高端市场的基础上 , 已经向低端市场进行了强有力的渗透 。记得一位行业内有人说过 , 化妆品作为美丽产业 , 蛋糕越做越大 , 但国内企业能够分到的比例却越来越小 。外来品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 做大的是他们 , 而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骆燮龙 , 这个已经连任中国美容商会三任会长的领头人语调低沉地对采访人员说 。骆燮龙表示 , 中国的制药企业如果进入这个领域 , 就必须有足够的应对策略 , 否则 , 就又会陷入新的残酷的、薄利的、无奈的红海征战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