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面相识人品 如何从面相神气识人?

如何从面相神气识人?
长期以来,曾国藩博览群书,精通相法,乃面相识人高手 。观貌识人先察骨,然后考察整个面部和形态举止 。他通过骨相察神,能卜命运,察品性,观前程,是为识别人才之第一心法 。骨貌识人精妙之处如曾国藩所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
曾国藩指出:山峰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的脱落流失,但却不会倒塌破碎,正是因为坚硬如钢铁的岩石在那里支撑着,使它得以保持稳固 。这就相当于人的骨骼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集中在他的两个眼睛上,一个人的骨骼丰峻与否,都集中呈现在面部 。像除文人之外的社会各阶层人士,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 。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是否丰峻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骨骼形貌,犹如两扇大门,而其命运就如同大门外面的一座高山,只要打开精神和形骸的门,就能测知人的内心世界 。这是识人的第一要诀 。
这里,曾国藩所言的“骨”,并不是现代人体解剖学意义上的骨骼,而是专指与“神”相配,能够传“神”的那些头面上数量不多的几块骨 。“骨”与“神”的关系也可以从“形”与“神”的关系上来理解,但“骨”与“神”之问,带有让人难以捉摸、难以领会的神秘色彩,一般读者往往难于把握,只有在实践中自己去多加体会 。对此古代医书中记述道:骨节像金石,欲峻不欲横,欲圆不欲粗 。瘦者不欲露骨,肥者不欲露肉,骨与肉相称,气与血相应 。
曾国藩所言的“神”,并非日常所言的“精神”一词,它有比“精神”内涵广阔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这里所论的“神”,不会因人一时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大的变化,貌有美丑,恹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 。比如人们常说“某某有艺术家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会因他的发型、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完全消失 。气质是“神”的构成之一 。从这里也可看出,“神”与日常所言的“精神”并不一样 。
一个人的“神”主要集中在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与否,主要体现在一张面孔上 。像工、农、兵、商等类人士,既要考察他们的精神状态,也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读书人则主要是考察他们的“神”和“骨” 。神和骨就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巍巍立于门外的大山 。考察“神”“骨”,犹如打开两扇大门,山势的起伏昂藏自然尽收眼底 。两扇大门——“神”和“骨”——是从外表考察人物的第一要诀 。
神是一种气质性的东西,能在后天的环境中发生变化 。可能来自于磨炼,也可能来自于阴阳的调和 。读书到相当程度,他头面上的气质与其他人有不同,仿佛若有光,这是神的一种表现 。在经历事务中成长,历经风雨事变的考验,气质神态又有不同,这也是神的一种表现 。神是藏于形之内的,形也就是容貌,尤其是眼睛 。神与眼睛的关系就像光与太阳 。神通过眼睛外观出来,犹如光从太阳里放射出来普照外物,但神是藏于目之中的,犹如光本身就存在于太阳内部一样 。因此曾国藩用八个字来讲:“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
总之,“神”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东西而空空地存在,它肯定有所依附,这就是说“神”为“形”之表,“形”为“神”之依,“神”是蕴含在“形”之中的 。
在古代,读书人是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很复杂,心眼也多 。比如说水泊梁山那一百零八个草莽英雄,真正的读书人只有军师吴用等几个,其他英雄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做 。但吴用就不一样,当卢俊义为晁盖报仇以后,宋江要推卢俊义坐头把交椅,吴用是反对的,但他不说,使个眼神,黑旋风李逵就跳出来了 。吴用也许考虑自己的身份,带头反对,不给卢俊义面子;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不出面,至少不会得罪卢俊义 。万一宋江要死命坚持晁盖临死前的诺言——谁为他报仇,谁就坐头把交椅——那卢俊义还是要坐的,吴用自己不出面,两人都不会得罪,何乐而不为呢?李逵、武松等血性汉子就不会有这么多心眼了 。
读书读进去了,就在心里积储了一种气功态 。换句话说,读书人长期在练气功,气质与常人也有不同 。但他们当中也有心怀邪念的小人,也有落井下石、拐骗别人妻女财物声名的不义之士,在文儒雅士、谦谦君子的文明面纱掩盖下,该如何识别呢?
这就要看骨相察神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心有所动,眼睛会流露出变化,这其实就是在由眼睛察神 。不论神光内敛,锋芒外显,神所传递的心性正邪、智慧愚笨都是掩盖不了,一如云层厚积中的阳光,区别仅在于会不会鉴别 。
这就是曾国藩讲的“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犹如大门与门外的大山,门一打开,山势的幽深伏藏、奇伟雄姿自然一目了然 。察神,相当于推开大门,门一开,事业与才能就能预测出来了 。
曾国藩是科举出身,行军打仗也多从文人中选拔将领,因而一生结识的读书人无数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这句话简简单单平平实实,却是他一生经历的结晶 。后世文人推崇曾国藩,仅此就足以理解一些文人的敬佩之心了 。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 。本是读书人,后成为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 。1848年开始办团练,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1年)还早三年,而曾国藩本人是1853年才开始办团练的 。江忠源办团练,是为镇压新宁县的青莲教起义 。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众起事,江忠源率乡里团练(不算正规军队),一役即将雷再浩剿灭 。由此授七品知县,往浙江任职 。
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读书,因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北京,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当时曾国藩已是二品官员,而江忠源只是一个普通的待进科举的读书人) 。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曾国藩也赏识江忠源的才华 。江忠源告辞时 。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出到门外 。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可惜会悲壮惨节而死 。”后来的史实印证了曾国藩察人的正确 。
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1852年,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 。曾国藩知道后,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认为他“读书山中”,投笔从戎,“则非所宜” 。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 。认为“团练防守”即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广西,就是“大节已亏” 。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旁人以为是他“爱人以德”,不愿江忠源文员夺武弁之制,但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当会悲壮惨节而死”有关呢?
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即大告成功 。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太平军早期领袖南王冯云山即牺牲于此役 。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 。
由于江忠源追击太平军有功,军功累积,由七品知县迅速升迁至安徽巡抚(官级三品) 。
1854年,太平天国勇将、翼王石达开率兵迎战曾国藩湘军 。江忠源防守庐州,被太平军围困,城破,江忠源苦战力竭后,溺水悲壮而死 。
曾国藩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江忠源会“立名天下,当悲壮惨节而死”,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注视良久,肯定与察神有关,可见“文人先观神骨”意义非常 。
任何一位领导者,在考察人物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禀赋 。不如此,不足以成就事业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领导者必须会鉴别人才,然后才能组建强有力的核心首脑智慧,带领他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
纵观古今人物,身为团体领导人,惟有曾国藩留下了一套鉴别人才的非常系统的学问《冰鉴》 。唐代的袁天罡,宋代的陈传,都是鉴别人物的高手,但他们都不是世俗中人,偏僧偏道,游于山水之间,过着神仙似的生活 。而曾国藩秉承“兼善天下”的思想,从未打算要归隐山林,秉乘他祖父鼓励他的竭心尽血效忠朝廷的思想,从而留下了一套鉴人的学问 。
曾国藩这套鉴别人才的学问,影响不小,与民间流传的相学也区别甚大 。相学是静态考察,易流于机械主义,而且宣扬命运天授思想,看不到个人努力的作用,还从面相中定人一生富贵 。人的富贵荣华,受家庭、历史条件、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相貌来定,少掉了许多依据,正确性是不足为论的 。曾国藩鉴别人才,一个核心思想是从他的相貌、言语、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的方法,从而判断他才能的大小,以此确定他适合担任什么工作 。
这样的思想才是考察人物、鉴别人才的正道,今天的领导人要善于从中吸取,领会其精髓 。
【看相】如何从面相识人
复杂的你也搞不懂简单的说对方长相一定要方正脸上尽量没有明显的痣
如何看面相识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其实
,这个没有什么固定的技巧.
也许有的人掩藏的很深,
有的人不佳掩饰罢了
社会上呆久了
,见得人多了
,晓得事杂了.
自然也就会看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