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酮的历史起源 麻黄素是毒品吗

“忽悠悠”这种毒品可能很少人听到 , 在我们国内吸食群体大多在山西一带 , “忽悠悠”的名字也是吸食毒品的人员所起名 , 传吸食者吸忽悠悠后走路时会轻飘飘而命名 , 如冰毒因为毒品的外观和冰差不多所以被起名 。忽悠悠的化学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黄素 , 麻黄素也就是冰毒的原材料 。下面我们请江苏省无锡市渤海医院药物依赖康复中心的专家来给大家介绍下安眠酮的历史起源 。

安眠酮的历史起源 麻黄素是毒品吗

文章插图

多数安眠酮是以片剂形式被人服用
安眠酮最早在印度被合成和测试 , 发现它作为一种抗疟疾药是无效的 , 但它是一种很好的镇静剂 。因此 , 1959年 , 有过把它推荐用作处方药 。它从不畅销 , 但在发生酞胺呱啶酮灾难之后 , 人们对安全的非巴比妥酸盐类的催眠药片的兴趣大增 。1965年 , 在一场针对医生的广告大战中 , 安眠酮—苯海拉明(镇静药品牌名)(250毫克的安眠酮和25毫克的抗组织胺药)被推广开来 。广告大战很管用,1971年 , 英国就开了200万份要求安眠酮—苯海拉明的处方 。该药物以及找到了它通往街头的渠道 , 在街头 , 安眠酮—苯海拉明被广泛的滥用:被海洛因吸毒者、被高中生、被任何需要便宜但又威力无比的东西“打倒”的人 。乱用安眠酮—苯海拉明的情况如此严重 , 以致英国首先在1970年 , 继而于1973年加强了对它的管制 。
1960年 , 安眠酮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被介绍到德国 , 1962年就法神了第一起服用安眠酮自杀的事件 , 并且发现 , 这一时期收治的药物过量患者中的10%—22%起因于该药物 。1963年 , 德国使安眠酮成为处方药 , 从而减少了此类问题 。1960年—1964年期间 , 日本经历了一股滥用安眠酮的狂潮 , 致使在所有被送进医院的药物过量患者中 , 因安眠酮而引起者占40% 。于是 , 日本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对安眠酮的管制 , 对这股潮流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

安眠酮的历史起源 麻黄素是毒品吗

文章插图

很显然 , 在美国 , 没有人会十分关注其他国家出现的这些问题 , 因为在1965年 , 经过三年的检验 , Quaalude和Sopor(安眠酮的品牌名)作为处方药被引进美国 , 随附的包装插页上说:“未证明有成瘾的可能性” 。1966年6月 , 在讨论滥用药物的可能性时 , 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药物滥用可能性委员会裁定 , 没有必要对安眠酮实行监控 , 因为没有关于滥用可能性的证据!因此从1967年到1973年 , 包装插页上说:“尚未确证有肉体依赖性” 。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美国 , ludes和sopors在毒品文化和毒品治疗中心是耳熟能详的词 。医生滥开这种他们相信不会成瘾且比巴比妥酸盐类更安全的安眠药 , 在街上出售的大多数安眠酮都是合法生产的 , 人么可以轻易地通过处方获取或是窃取 。不管怎么说 , 安眠酮的销量飙升 , 报道其无用后果的标题页只是有助于树立它作为一种可以滥用的药物的声誉 。
1973年 , 即安眠酮被介绍进美国8年之后 , 美国科学家开始认为它可以成瘾4年之后 , 以及发生第一例自杀的11年之后 , 安眠酮才被列入目录II 。到1985年 , 安眠酮以不再能作为一种处方药而获得 , 现在它已被列入目录Ⅰ 。安眠酮与巴比妥酸盐类真的差别很大吗?医生一度认为安眠酮比巴比妥酸盐类更安全 。街头使用者把安眠酮称作“爱药”(曾被如此称呼的许多药物中的一种)或“情人海洛因” , 意指其催欲的作用 。其实这种催欲作用于酒精或其他抑制剂所产生的去抑制作用可能并无不同 。像酒精和依赖性发展得会像巴比妥酸盐类一样容易、一样快 , 不过几年 , 安眠酮也接近于毒品相关死亡“图表的顶端”(据DAWN法医的报道) 。关于这一点 , 如果有差距 , 也不会太大 。

安眠酮的历史起源 麻黄素是毒品吗

文章插图

对于检测“忽悠悠”目前暂时还没有专项的检验试剂 , 但是临床上可以根据经验可以判断 , “忽悠悠”里大多也含有麻黄素成分 , 朋友们也可以使用甲基安非他明检测板测试 , 如果测出是阳性结果 , 那么再结合实际的情况来断定被检测者是否吸食了忽悠悠了 。
【安眠酮的历史起源 麻黄素是毒品吗】不管是何种毒品 , 那都是一条地狱之门 , 渤海医院药物依赖康复中心的戒毒专家提醒:只有及早戒毒 , 才是你唯一的选择 , 只有在家人配合 , 自己的决心 , 再加上专家医院专家的帮助 , 那就没有什么毒品是戒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