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代诗坛伟大的诗人,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往往被后世冠以浪漫诗人和豪放诗人的标签,浪漫和豪放是一种超凡脱俗、自由无拘、飘然高蹈的代称,给人的是一种羡慕的轻松愉悦感 。
浪漫和豪放充分说明了李白超然、自在、潇洒的精神风貌和非凡的气质 。在后世人的心目中,李白也就成为了浪漫和豪放的代表 。然而,浪漫和豪放往往也是孤独的代表 。
文章插图
李白也是孤独的,他的诗歌中就体现着人生的孤独 。在大多数李白的作品中,孤立既不是孤独,也不是宁静的隐逸,而是为诗人提供了机会,显示创造性的、丰富的自我,以及以自己的想象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 。
如《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这首诗中,孤立既不是孤独,也不是宁静和隐逸,而是为诗人提供了机会,显示创造性的、丰富的自我,以及以自己的想象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 。
文章插图
再如《夏日山中》中的“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是诗人特立独行的孤独的自我形象;《自遣》中的“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是诗人突然的孤独的自我形象 。
李白则通过独特的行为,通过不同于他人的姿态来抒写自我、彰显自我 。对李白来说,只要有诗歌活动,他就不会孤独 。如果鸟和云离开了他,他能够找到更可靠的伙伴,如这首抒写孤独的极致体验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文章插图
这首诗前两句勾画的景色已显萧索,后面的字句更加呈现了浓浓的孤独之情 。是什么样的情境下的何种心情,让洒脱的大诗人孤郁如此呢?而这个只剩下的两不相厌的敬亭山代表的又是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这首绝句中,一起去体验诗人“独坐”的那份孤独感 。
从诗题可知,诗人所处的地点是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皖南宣城,虽不在天下名山之列,但在历代文人心目中,却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以至享有“江南诗山”的美称 。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脁多次在诗中描绘敬亭山的美景 。
文章插图
从诗题还可知,这次前来敬亭山的只是诗人自己,这体现在一个“独”字上,而这个“独”字也把诗人的心境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所以,将诗题联系起来,“独坐”二字写意而又传神,表现了人与自然在寂静中相互为伴的独特审美意境 。
开篇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简到极致的线条与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坐于敬亭山上,看见众多的鸟儿都高飞远去了,慢慢地已看不见踪迹,仅有的一片孤云也独自悠闲离去 。
众鸟高飞,本来含有热闹喧腾的动感画面,但诗人却紧接着用了一个“尽”字,抹去了众鸟在一起喧闹的声音和欢腾的形态,只留下一片无声的寂静 。此时的敬亭山只剩下独自望空兴叹的诗人,在群山的掩映下,愈发显得孤独 。
文章插图
飞鸟已然远去,诗人又把目光转移到天际间的一片白云上 。白云本是舒卷自如、随风飘逝的,与诗人漂泊般的身世有些相似 。然而,正当诗人要注目寄情于它时,它竟然也飘然而去 。这两句表面上是写眼前的景色,实际上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衬托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
鸟的喧闹渐渐地消失了,孤云也越飘越远,天地间更显得清幽寂静,一空如洗,只剩下寂然独坐的诗人 。鸟儿离开了诗人的视线,或许它们是倦鸟归巢,飞倦了,飞到自己的安乐巢中去了,可李白又该去哪里?他的归宿究竟在何方呢?
李白在《春日独酌》中写道:“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所归依,可李白却无处可去 。
文章插图
在李白独自登临敬亭山的这场独角戏中,在这孤单角色里,连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突然记起歌手许茹芸演唱的歌曲《独角戏》,或许在某种层面上,这首歌也能诠释李白此时的心境 。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离诗人而去 。
“尽”、“闲”两个字,也把读者的思绪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卷舒自如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清幽平静 。这是一幅尽显孤独与寂静之美的水墨山水写意画面 。
文章插图
诗人以闲适的笔调写出了飞鸟的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后面两句的表情达意做足了行文和诗意上的铺垫 。
李白是独坐在那里的,也许独坐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原本还在山边飞的鸟、飘动的云,都在不知不觉中先后飞走了,飘离了,不再陪伴他了 。那么,留下来的还有什么呢?那就是敬亭山了,所以他孤独地望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孤独地望着李白 。
文章插图
后二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偌大的天地间,在彼此的注视中,怎么看也看不够的,只有孤独的诗人和敬亭山 。诗人久久独坐,凝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仿佛注视着眼前这个失意的人 。
面对现实中的世俗世界,诗人闷闷不乐,倍感孤独 。而面对着敬亭山,诗人仿佛找到了一片净土,在这里可以天马行空地思考,随心所欲地放纵 。
他想和光同尘,却落得个飘零江湖的结局,所以他远离尘世,忘怀得失,内心得到片刻的宁静,在敬亭山寂静安宁的环境中他得到了心理的慰藉,精神似乎找到了归依,得到了安慰,自然山水成为他孤独中的知己 。但宁静安详只是短暂的,他毕竟是尘世中人,终究还要重新回到纷纷扰扰的尘世生活中去 。
文章插图
“只有”二字中,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他内心的深深孤独感 。在李白的生命中,伴随他的并不总是飘逸豪迈的自在与逍遥远游的洒脱 。
相反,李白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无所归依的漂泊感和孤独感 。李白思想深处有一个孤独的自我,这种孤独的情感源于其内心对归属的渴望 。
在这两句中,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诗人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
文章插图
中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山水的欣赏正如禅师参禅的过程一样,有三种层次:第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这三种层次,既是三种境界,同时又往往是诗人历经的一个过程 。
第一种层次是,把存在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作为客观的存在来看待,山水和人彼此之间是孤立的、毫无内在联系的存在;第二种层次则是诗人通过对山水形、声、色等诸方面的体验,让诗人内心的情感得到触动 。
文章插图
最重要的第三种层次,不论山水有多么美妙、壮丽,也不管诗人如何欣赏山水,寄寓情怀,但最终人还是人,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他们是不同的外物的存在,人和山、人和水最终还是要分离的 。他们的相处只能是诗人短暂的停留,而不是诗人永久的归宿 。
如果按照这种山水体验划分的话,毫无疑问,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关系明显属于第三种层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敬亭山和诗人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诗人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
这首诗的后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态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可爱,愈是表现出人情的冷漠;而诗人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
文章插图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敬亭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是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自始至终全是你
让我投入太彻底
——许茹芸《独角戏》
有一种说法是李白之所以一生七次登临敬亭山,是因为玉真公主的缘故 。宣城敬亭山脚下有一个诗碑,碑文中说玉真公主倾慕于李白的才华,为此向朝廷举荐李白 。而李白在长安也是不负众望,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文章插图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李白离开了长安 。玉真公主也退出是非恩怨的漩涡,选择敬亭山作为隐居之地,最终郁郁而亡 。李白得知此事写下此诗以纪念二人之间的情谊 。
李白一生中七赴宣城敬亭山,是因为玉真公主隐居在这里,然后他们在同一年离世 。或许,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美好而旖旎的爱情故事 。
这件事虽然传说比事实的成分更大一些,然而却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对诗句的回味揣摩却是无穷的:两不相厌的为何只有敬亭山,无论是山中的秀丽景色令诗人流连忘返,还是诗人对陷入困境时曾得到的心灵慰藉的眷恋,都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回味 。
文章插图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李白之所以七次登临敬亭山,是因为仰慕南朝山水诗人谢朓的缘故 。谢朓的诗风清逸秀丽、圆转自然,音调和谐、铿锵悦耳,已具备唐诗的一些特点,是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重要推手,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谢朓因与谢灵运同族而被称为“小谢” 。谢朓20岁入仕,但多为闲职,轻裘肥马、广结诗友,32岁出任宣城太守 。宣城名胜谢朓楼又称北楼、谢公楼,就是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主持修建的 。
有一次,李白来到宣城,登上谢朓楼,与好友饮酒观景,纵论诗文,高谈阔论 。事后李白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文章插图
李白之所以仰慕谢朓 。一是与诗歌有关,谢朓的诗风圆润流转、清逸自然,对音律声调的安排和拿捏都是李白所在意和学习的 。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李白自信地认为他的诗歌得到了汉朝诗文与建安风骨的神韵,又融会贯通了谢朓的清新 。由此可见,李白对谢朓是很崇拜的,有一种异代相逢成知己的感觉 。
另一个点,是谢朓的人生际遇和人生态度,谢朓32岁出任一方太守,诗酒轻狂,寄情山水,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而李白的故事和人生际遇是伤感的,所以,他又很仰慕谢朓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
文章插图
其实,不管是玉真公主还是谢朓,他们都是与敬亭山有关的人,但他们都已成为了过去式,都是“可望不可即”的人 。
诗人独自登临敬亭山,身边无亲无友,更兼此时飞鸟尽去,白云悠闲,山间万籁俱静,在寂静之中愈能彰显出诗人的孤独 。世人都离他而去,谁是诗人的知音呢?人山相看两不厌,诗人的知音就是眼前的傲人挺立的敬亭山 。
这种遭万物遗弃,唯有与敬亭山对视的傲然的孤独,在读者心中产生的震撼,甚至要远远超过他在《月下独酌》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孤寂 。对月独酌,不只有明月为伴,还能“对影成三人” 。
文章插图
而在敬亭山这个广袤的空间中,只有静静伫立的敬亭山默默地陪伴着诗人 。这里没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互动,只有相互凝视的默契,其寂静无声更把诗人的孤独情绪又推上了一层 。
整首诗共有四行,第一句写鸟儿高高飞走,飞得那么坚决彻底,一点情意都没有;第二句描写天边仅存的一抹云彩也选择了无情地离开 。
从前两行来看,很显然“众鸟”和“孤云”是作为图形存在的,而广袤的天空则是充当了背景或者说界标;而在后两句中,图形与背景发生了转换,诗人成为了“有我之境”,此时图形变成了诗人自己,而敬亭山则成了背景 。
通过图形与背景的转换,诗人也引出了全诗的诗旨:诗人在看山,山也在看诗人,诗人看不厌的只有敬亭山 。
文章插图
如果从整首诗来看,高飞的群鸟和漂游的孤云又是作为背景来体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的 。众鸟飞尽,孤云飘逝,茫茫大地之中唯有敬亭山与诗人默默厮守,相互欣赏不已 。在大家都离我而去之时,只有你还念着我,伴着我 。
王国维在谈及诗歌的境界时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这里的有我之境,指的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物我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 。
很显然,李白眼中的敬亭山是一种“有我”的境界 。“相”与“两”的重复使用,表明诗人此时已与山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只有”表明了诗人对敬亭山那种对自己不离不弃真情的感激 。
文章插图
此时已分不出何者为诗人,何者为敬亭山,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崇高境界 。这里表现的是诗人精神上自我放逐的孤傲 。在诗的深层意象中,有诗人与敬亭双峰并峙于天地之间的崇高境界,于飘逸中暗蕴着孤崛超拔的精神力量 。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
换句话说,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敬亭山的无可描摹的景色,抒发内心的无可奈何的情感和对孤独体验的摹写 。
文章插图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
【两不相厌的敬亭山代表的又是什么 敬亭山在什么地方】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
- 花雕酒的来历的两种说法 黄酒名品加饭酒的产地在哪儿
- 各大洲分界线 巴拿马海峡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 温州两家人续集什么时候拍 温州两家人刘灵子结局是什么
- 用法词义出处 兵不厌诈的兵是什么意思
-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理是什么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 更得两种读音 更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 新型两性婚恋关系的作品 三仙姑放生蛇是哪一集
- 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是什么 《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是什么
- 狗鱼的身体细长、鳞小、头长、吻部特别的扁平、两侧稍扁、侧线不 狗鱼的特点
- 《恋爱行星》穿梭阴阳两界的两人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传奇故事 谢霆锋演的鬼片是什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