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基本解释成语来由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


出处基本解释成语来由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义
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拼音
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出处
论语·公冶长
作品体裁
【出处基本解释成语来由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文言文
作者
孔子
作者出生地
山东曲阜
创作年代
春秋时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编辑
短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形容谦虚好学 。
目录
1出处2不耻下问基本解释
成语来由
出处
编辑
《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出处基本解释成语来由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不耻下问
编辑
基本解释
注释:耻:羞耻,奇耻大辱
出处:《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

出处基本解释成语来由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 。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 。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 。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示 例: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
演变:现常指”聪明且好学习,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来问 。“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 。
成语来由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 。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 。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 。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 。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