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心境 杜牧写江南春的背景

杜牧有过不过经典名作,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首诗很有名,这首诗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它表面是写历史,实际是在写当时的时局 。
这首诗就是《江南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首诗产生的背景以及杜牧当时的心境 。

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心境 杜牧写江南春的背景

文章插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江南春》,杜牧用简短但是多变的笔触,描写了江南风光,讲了南方佛寺历史问题 。
《江南春》因为高超的写作手法,受到后世很多行家的赞许,也受到诗文爱好者的喜爱,但是这首诗背后令作者无奈的时局,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 。

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心境 杜牧写江南春的背景

文章插图

杜牧写《江南春》的时候是唐朝走向衰亡的时候,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帝国满目疮痍,李唐皇族威严扫地,藩镇割据,宦官专政,百姓深受其苦,作为有良知的诗人,杜牧感慨时代多艰,国事日渐败坏 。
杜牧正值唐宪宗时代,唐宪宗是中晚唐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削平了淮西叛乱,一度有中兴气象 。
但是唐宪宗沉溺在胜利中,丧失了锐气,他崇信佛教,没有了早期的拼搏精神 。
杜牧有感于此,他忧国忧民,预感到大厦将倾,于是当他目睹江南繁华时,反而勾起了对历史的追思 。

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心境 杜牧写江南春的背景

文章插图

【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心境 杜牧写江南春的背景】当年南梁武帝在位时,南梁一度国力鼎盛,但是梁武帝沉溺佛教,晚年不问政务,导致内政腐败,百姓困苦 。
梁武帝在江南修建了无数的佛寺,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寺院中的出家人不事生产,这又导致国家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相反,很多寺院还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这又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
最终,南梁灭亡,梁武帝自己则活活饿死 。
杜牧看到江南好时节,就如同看到了当时唐朝虚假的繁荣,这繁荣背后,正如当年南梁江南寺院众多一样,暗藏着巨大的危机 。
这正是杜牧《江南春》背后的真实心态 。

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心境 杜牧写江南春的背景

文章插图

大唐帝国到了公元850年的时候,已经走向了末路,安史之乱的伤痕难以抚平,国家反而因为藩镇、宦官和党争的问题加剧了危机 。
唐朝一度有过复兴的希望,但是却被宦官权臣无情绞杀,唐宪宗以后,唐朝基本失去了复兴的可能,只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高楼,眼看着它一天天腐朽,最后轰然倒塌 。
中晚唐的诗人失去了初唐诗人的意气风发,光彩夺目,多了几分内敛和幽怨,这正是国家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
杜牧死后二十年,黄巢起义爆发,不久之后唐朝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