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内真挚情感倾注于笔末毫端 和平鸽的形象由谁所创

【自己内真挚情感倾注于笔末毫端 和平鸽的形象由谁所创】齐白石一生作画无数 , 最擅长草木虫鱼 , 亦涉笔山水人物 , 但基本不画鸽子 。1949年后 , 为讴歌幸福美好的和平生活 , 齐白石开始创作祝福祖国、歌颂盛世、象征和平的鸽子 。

自己内真挚情感倾注于笔末毫端 和平鸽的形象由谁所创

文章插图

齐白石 和平 北京画院藏
1950年 , 《人民画报》约请年近九旬的白石老人画一幅“和平鸽” , 寓意世界和平 。然而 , 齐白石却迟迟没有动笔 , 他对学生娄师白说:“我以往只画过斑鸠 , 没画过鸽子 , 也没有养过鸽子 , 不好下笔啊!”齐白石作画一向严谨 。上世纪20年代中期 , 他在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时 , 就曾对学生说:“凡大家作画 , 要胸中有所见之物 , 然后才能下笔有神 。我为万虫写照 , 为百鸟传神 , 可我却不能画龙 , 为什么呢?因为我没见过龙 , 不敢大胆乱画 。”
为了画好鸽子 , 齐白石让弟子许麟庐买来一笼鸽子 , 饲养在家里 , 每天作画之余 , 亲自喂食喂水、打扫卫生 , 仔细观察它们的轮廓、羽毛、爪子等体态神韵 , 以及觅食、打斗、嬉戏、飞翔、起落等习性情状 , 潜心研究、不断揣摩 。与此同时 , 他还不耻下问 , 向喜好养信鸽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请教 , 切磋交流 , 由此了解了鸽子尾巴有12根羽毛 。
后来 , 齐白石花了整整三天时间 , 将自己内心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 , 倾注于笔末毫端 , 以生花妙笔在丈二宣纸上绘就了巨幅画作《和平鸽》(又名《百花与和平鸽》) , 发表在1952年《人民画报》10月号上 , 并向当时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致以敬意和祝贺 , 由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祈愿 。这幅《和平鸽》因此成为他鸽子题材中的上乘之作 , 而鸽子从此也成了他晚年花鸟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 。
这一时期 , 齐白石还创作了《和平》、《清平福来》等作品 , 反映了他对“和平”一词的深刻理解 。其中 , 《和平》堪称其“和平鸽系列”中的代表作 , 画家通过鸽子和雁来红这两组描绘对象 , 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画作的主题——和平 。画面右侧 , 一丛鲜艳的雁来红应时而生 , 两株并立 , 一株斜插、枝叶披纷 , 脉络清晰、繁而不乱 。红花之下 , 一只通体漆黑、喙爪皆红的和平鸽 , 精神抖擞 , 回首眺望 , 生机盎然 。整幅作品构图饱满 , 笔墨淋漓 , 色彩简洁 , 浓淡相宜 , 三枝淡红色的雁来红叶子 , 与墨色浓重的鸽子 , 红黑二色相互呼应 , 含蓄地营造出了热烈而稳重、安宁而祥和的氛围 。
《清平福来》的画面上 , 老翁手持的“青瓶” , 谐音“清平” , 象征万世和平;翩翩飞来的蝙蝠 , “蝠来”谐音“福来” , 寓意万福骈臻 。齐白石晚年多次以“清平福来”为题 , 歌颂祖国万岁 , 祝福世界和平 。彼时 , 齐白石将自己画的鸽子 , 与毕加索笔下的鸽子进行了对比:“他(毕加索)画鸽子时 , 要画出翅膀的振动 。我画鸽子时 , 画翅膀不振动 , 但要在不振动里看出振动来 。”并留下了自己的画鸽体会 , 北京画院现存的画稿上就有“大翅不要太尖且真”“尾宜长”等文字;他还告诫学生:“画鸽要画出令人感到和蔼可亲 , 才有和平气氛 。”充分反映了齐白石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 。
齐白石笔下鸽子的外形 , 虽然不是那么细腻逼真 , 栩栩如生 , 但结构完备、造型生动、形象自然 , 配以瓜果、花草等背景 , 写意传神、自成一格 , 富于浓郁的东方趣味和鲜活的艺术感染力 , 体现了他对这一题材的勇于开拓和大胆创新 , 因而深受国人的喜爱 。以《和平之鸽》为例 , 画面由三只羽毛整洁而富有层次的鸽子构成 , 体态轻盈 , 神态悠闲 , 平稳而不乏灵动 。右上角 , 一只黑色的鸽子正俯首下落 , 与左下角两只翘首张望的一白一红鸽子 , 对比强烈 , 形成呼应 , 它们睁大眼睛 , 彼此凝视对方 。整个画面简洁明快 , 清新雅致 , 画家以运墨之势 , 直接用色彩勾勒造型 , 粗笔没骨 , 一改传统国画勾线、填染、平涂的陈规和用色特点 , 这种“色中见笔 , 笔随色痕”的大写意赋彩设色的方法 , 收到了色墨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表现效果 。
1956年 , “世界和平理事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 鉴于齐白石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的贡献 , 大会将上年度4个“国际和平奖章”中的一个 , 授予年逾九旬的齐白石 。白石老人为此感慨万千地畅抒道:“正因为爱我的家乡 , 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 , 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 , 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 , 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 , 写在诗里 。直到近几年 , 我才体会到 , 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