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翔垠:病人是迷途旅客,医生是困境中的向导( 二 )


这天早上八点多 , 沙翔垠已安坐在门诊室里 。 每周一、周三 , 是他在广医二院昌岗门诊部出诊的日子 。 在白大褂里头 , 他穿了一件白色衬衫 , 还打了一条深蓝色的领带 , 白大褂口袋上插着三支签字笔 。 早上来找沙翔垠看病的有广州本地的大叔阿姨们 , 也有从外省慕名赶来的患者 , 在普通话、粤语两个声道来回切换间 , 他们抛出了各种问题:
“要选哪个医生或者哪一天打针啊?”一位阿姨用广式普通话问 。
“到时我给你安排 , 你放心吧 。 ”沙翔垠微笑着回答 。
“你开俾我啲药继续食啊嘛?(你开给我的药是继续吃吗?)”阿姨转了频道 。
“嗯 , 寄续食(继续吃) 。 ”沙翔垠反应过来 , 用不咸不淡的粤语镇住了场面 。
对患者而言 , 与沙翔垠面对面的就诊机会来之不易 。 一般沙翔垠坐诊前几天 , 他的专家号就会提前挂满 , 这天早上 , 屏幕显示他的病人已排到48号 。 这时一位头发苍白戴着墨镜的老太太在儿子陪伴下走进来了 , 说沙主任 , 能不能帮我加个号 , 太难受了 。 沙翔垠看了她一眼 , 条件反射般就答应了:“加吧加吧 。 ”然后示意旁边的研究生助手帮忙安排 。
沙翔垠:病人是迷途旅客,医生是困境中的向导
文章图片
◎挂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的锦旗 。 梁中明摄
加号是沙翔垠的习惯 , 它最早来自于导师陈家祺教授的“指引” 。 2000年到2003年 , 沙翔垠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攻读临床博士研究生 , 有一次陪导师陈家祺做完手术已经是凌晨四点 , 沙翔垠看到眼科中心门口很多人在排队 。
陈家祺告诉他 , 这些都是从各地赶来的患者 , 他们住在眼科中心旁边的宾馆里 , 准备天亮了中心开门后挂眼科的号 。 经过那队伍时 , 有病人认出了陈家祺 , 惊讶地说:陈教授 , 你才做完手术?早上我要挂你的号呀 。
陈家祺答他 , 行啊你挂 , 我来给你看 。
那天早上8点中心的医生开始工作 , 沙翔垠看到导师又出现在了诊室里 。
犹如满电的“摄录机” , 沙翔垠深深地记住了老师的耐心、进取、热诚 , 还有那句经典对白——加吧加吧 。 多年以后当小沙变成老沙、当沙翔垠博士变成沙翔垠教授时 , 他也越来越能体会出老师当时的况味:病人的眼睛后面 , 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 一个鲜活的家庭 , 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 理解关心病人并帮助解除他们的病患 , 是医者仁心所至 。
到沙翔垠也成了老师 , 给本科生讲课的时候他常常向学生们推荐一本书——海伦·凯勒写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 盲人对光明的渴求 , 在文章里完全体现了 。 沙翔垠还经常向他们推荐一首歌 , 《你是我的眼》 , 这是中国台湾歌手萧煌奇的作品 。 沙翔垠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一个演唱会上 , 觉得歌词很感人 。 后来他知道萧煌奇是一位先天性白内障患者 , 4岁做了手术后视力还是不好 , 15岁后就完全看不见了 。
沙翔垠:病人是迷途旅客,医生是困境中的向导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沙翔垠 。 梁中明摄
“他写这首歌 , 是真情的一种流露 。 ”沙翔垠说 。
沙翔垠常常对他的学生以及年轻医生们说 , 视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伟大的恩赐 , 光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眼科医生被称为“光明使者” , 主要的原因是能够使患者重见光明 。
这样诗意的表达背后 , 最终归于一个指向——眼科医生只有竭力为人类守护光明 , 才对得起“光明使者”这一称号 。
沙翔垠:病人是迷途旅客,医生是困境中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