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是一句有典故的成语 。这句成语的的意思就是“拿毒酒当饮料來止渴鸩是什么意思,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用极其危险的方法,不要命了” 。
饮鸩止渴这句成语本身并不难理解,而且对于这句成语的典故和出处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的结论,《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这段话说的很明白 。
那么饮鸩止渴这句成语里面的这个“鸩”是什么?有人说“鸩”是一种鸟,一种很特殊的鸟,这种鸟的羽毛或者粪便有剧毒,用这种鸟的羽毛泡酒,酒就会有剧毒 。但是在这个成语当中“鸩”肯定不是指这种叫做“鸩”的鸟,而是含有鸩毒的酒 。
但是为什么用“鸩”来代指“毒酒”呢?这里大概有这么两个原因(个人观点):
第一,鸩这种鸟其实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无论是灭绝说还是假想说,这种鸟的毒,尤其是和酒配合之后的毒被视为(传说为)天下第一毒 。用“鸩”代指毒酒,强调其危害的极其致命性 。
第二,传说中用“鸩”的羽毛浸泡的毒酒,无色无味,因此在判断起来很可能不那么有明显的特征,或者说对于“鸩酒”的识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饮鸩止渴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是指“饮鸩”而不自知 。
所以“饮鸩止渴”中的“鸩”可以做如下解释:
鸩,本意为传说中的一种鸟,其羽毛浸泡后的酒有剧毒 。在本成语当中代指一种毒酒,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毒的酒 。
历史上的鸩鸟是否已经灭绝?如今鸩鸟在很多游戏中出现,它的技能就是善于使毒 。还有很多古装电视剧中,也有鸩毒的出现,大都是为了毒杀人用的 。所以妇孺皆知,鸩鸟就是一种毒鸟,就是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鸠” 。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以为鸩鸟只是传说当中的东西 。可是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文献资料里面,确确实实有关于鸩鸟的记载 。这就让我们有一点懵,有一点纳闷了 。那么鸩鸟这东西到底存不存在呢?谁都不好说 。因为据史料记载说这种鸟儿现在已经绝种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见过它了 。最起码说史书记载和文献记录是没有了 。那么曾经的鸩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今天谁是谁就怀着一个学习探究的心态,来和大家一块去了解了解 。
文章插图
古书上关于鸩鸟的那些事儿在我国古代典籍当中所记录的鸩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在《山海经》、《淮南子》、《广雅》当中都有关于鸩鸟的记录 。它什么样呢?大概比鹰稍微大点儿,跟雕或者猫头鹰的大小差不多,羽毛很有特点,是紫黑色的,脖子比较长,嘴儿是红的尖的 。而且这个鸩鸟神奇就神奇在古人就意识到它的与众不同,给它的命名也和别的鸟儿不同,雄鸟叫运日,雌鸟母的叫阴谐 。据说,若有阴雨天来临,雌鸟阴谐就会鸣叫 。我国南方还有人把这种鸟叫作同力鸟 。
文章插图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这种鸟有毒性,并且很神奇的呢?这个事儿已经不好去考证了 。因为《山海经》里边就有它的记载,只是人们在传说当中说这个鸩鸟有毒,为啥有毒呢?不是说它自己有毒,是因为它专门吃毒蛇而产生毒液 。毒蛇的毒性渗透到了鸩鸟的每个器官里边儿,于是不光是它的器官里有毒,内脏里有毒,肌肉也有毒,甚至连它的尖嘴儿、羽毛都有毒 。毒到什么程度呢?据说鸩鸟在空中飞的时候,如果它排出一坨粪便掉落在石头上,那块石头就会被腐蚀得像泥巴一样 。
文章插图
朋友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万一鸩鸟的粪便掉在了人的身上会怎样啊?即便没掉在人的身上,掉到花花草草上也不合适吧 。或者你新买一辆豪车,用尽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买一辆豪车,开出去当然是要威风一翻了 。不巧飞过一只鸩鸟,落下一摊难得一见的鸩屎,不就惨了嘛 。所以说鸩毒是真挺毒的 。
文章插图
我现在就在想,鸩鸟之所以会绝种的原因就是它太危险了,人们看到它肯定要弄死他 。这还只是讲它的粪便 。当然不只是粪便有毒,鸩鸟的毒性也体现在它的生活空间当中 。据说鸩鸟的巢穴底下数十步之内都是寸草不生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讲某些动物的毒性,只是对动物有毒,对植物无毒,或者说对植物有影响,毒性对生物具有单一性 。但是鸩鸟的毒性可以对付动物和植物,甚至一切矿物质 。据说鸩鸟喝过水的小溪里,所有的生物都会被毒死,就这么毒 。
文章插图
那么鸩鸟的毒哪儿来的呢?我们说了是因为它吃毒蛇,它不怕蛇毒,鸩毒能够以毒攻毒 。这一点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中有明确记载 。我们知道《本草纲目》是非常靠谱的一本书,这里边就专门写了,人假如说被蛇咬了,特别是毒蛇,你就把鸩鸟身上角质的部位刮下来,然后揉搓成粉末,敷在伤口上立刻就能治毒,而且很快痊愈 。当然假如说没被毒蛇咬,你把那东西刮下来敷在伤口上,那么立刻就会死 。就是这么神奇,这叫以毒攻毒 。
文章插图
史书上关于鸩酒的那些事儿如果说你要是想用鸩鸟的毒性害人的话,非常简单,就把鸩鸟的羽毛拿过来,在水中或者在酒里面泡一下,这个水就变成了毒水,酒就变成了毒酒了 。也就是我们在古装电视剧当中看到的叫做鸩酒的东西 。人只要喝一点儿这种鸩酒很快就会被毒死 。
文章插图
实际上,鸠酒并非只是用鸠鸟的羽毛,而是在酒中同时掺入了某种有毒物质(例如乌头、毒箭木、毒芹汁等等),不过人们习惯上也都叫它鸩酒 。鸩酒不是可以随意配置的,这需要很精湛的技术,因此历史上还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鸩者” 。在配毒的时候,他们在犀牛角、兽皮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配制毒药,稍有不慎,自己就会先玩完了 。
文章插图
关于鸩酒的记载,史书上记载的事例有很多 。
? 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写的《国语》中就有描述,公元前656年,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要谋杀太子申生,她就把鸩毒下到酒里边儿,把另外一种毒下到肉里边儿,请申生吃饭 。太子申生没有什么防备,心想我爸爸的小媳妇儿找我吃饭,我得给面子 。结果饭菜还没沾唇,他爹晋献公回来了 。晋献公就问,吃饭前祭祖了吗?哦!还没呢 。于是二话不说晋献公就把申生的酒拿来,往地上一洒,说是祭奠祖先了 。结果地面上突然之间就鼓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泡泡 。这就说明酒里有毒,太子申生也因此逃过一劫 。
谁是谁上学那会儿看武侠小说,说什么东西有毒,把它往地上一洒也都会起泡沫,以至于心里边就认为有毒的东西掉地上都必须起泡沫 。
? 《汉书》里边记载:公元前195年,刘邦死了,汉惠帝刘盈继位,吕后非常担心赵王刘如意会是儿子刘盈的威胁,就把他召到长安弄死了 。弄死刘如意的方法就是用鸩酒给毒死了 。在这之后,吕后又想把齐王刘肥给弄死 。于是在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刘盈热情地设宴招待这位大哥 。俩人吃得正高兴,吕后突然就来了,并且暗中吩咐自己的随从准备两杯鸩酒,然后把那杯鸩酒就递给刘肥,命令刘肥为自己祝寿,说你得敬我一杯酒 。结果惠帝刘盈不知道怎么回事,也端了一杯鸩酒给母后祝寿 。这吕后一看吓坏了,赶紧就把这刘盈的杯子给抢下来,并且把酒杯里边的酒给到了,酒杯反扣在桌子上 。这个动作太明显了,刘肥看得明明白白,哦!拿过来两杯酒让我喝一杯,另外一杯我弟弟要喝,她不让,啥意思啊?那我也别喝了 。于是,刘肥脑瓜儿一转,撒了个谎,借尿遁逃之夭夭了 。后来听说吕后给他的酒是鸩酒,刘肥也是吓了个半死,这事儿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吕后要弄死我,我这命还能长吗?
? 《汉书·霍光传》里记载:汉武帝死了之后,大将军霍光和卫尉王莽俩个人一块儿辅政(注意这个王莽不是篡汉的王莽啊) 。汉武帝当时有一个遗诏,要封霍光、金日磾(di) 和上官桀三个人为侯 。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的白马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 。当然了人家三个人是平了一场叛乱,因为有功才被封侯的 。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就替自己的爹感到不平,同样是辅政大臣,我爹就没封侯呢?,是不是这遗诏是假的呀?于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就说了不应该说的话 。这话就传到了霍光的耳朵里,霍光非常生气,什么意思啊?把王莽找来就是一翻严厉的责问 。卫尉王莽吓坏了,害怕得罪霍光会招来大祸,于是就把儿子王忽毒死了 。毒死王忽用的就是这种鸩酒 。
? 《汉书·平帝纪》中记载:篡汉的那位王莽的事儿 。这个王莽可真是个社会人啊!那可太厉害了,不光是在朝里边儿混的明白,在民间混的也明白 。他篡汉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天下归心,大家都想让他当皇帝,他要不当皇帝,觉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能配当皇帝了 。王莽就是这么个人,特别牛X吧,但是这位大哥也会用鸩毒 。王莽借给皇上献美酒的机会,就把鸩毒下到这酒里边,把汉平帝给毒死了 。第二年,立儒子婴为帝 。
? 《后汉书》里边记载: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占据四川称帝的时候,听说李业有贤能,就想把这个人才收到自己麾下 。跟李业商量说,听说您很有才华,我们公司新成立,很需要您这样有才华的人才,你看你要不要来帮我一下啊?这个李业不喜欢公孙述,就严词拒绝了 。公孙述觉得很没有面子,我怎么说也是个皇帝,好言相请于你,竟然这么对朕说话 。敬酒不吃,吃罚酒 。公孙述派个人带着鸩酒和诏书就去了,就两条路可以选,你要愿意,我现在给你高官,什么荣华富贵,美女金钱都不缺你的 。但是假如你不肯从命,对不起,请你喝了这杯酒 。李业二话没说从容地把这毒酒喝了,喝完就死了 。
? 《三国志》里边记载:魏高贵乡公曹髦率领着世卫讨伐司马昭,事泄后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杀掉了 。皇太后就下诏列数高贵乡公曹髦的罪壮,说这个高贵乡公曾经贿赂她左右的人,打算趁她服药的时候,用鸩毒把她给毒死 。
讲了这么多故事,从春秋讲到三国时期,大家发现没了吗,一般鸩毒事件通常都是发生在宫廷里面的,而且通常都是阴谋诡计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鸩毒一,一定是非常好使的 。二,鸩毒肯定不容易得到 。三,鸩毒的发毒时间一定非常短 。
东汉时期就有一个人说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就是说粘上就得死,中毒迅速 。武侠小说里边儿那些毒药,一般都有解药,中了毒都会等谁谁谁送来解药,然后一喝就没事儿了 。但是,这个鸩毒,即便有解药,估计也来不及了 。
比如《南唐近事》和《南唐书》里边都记载了一件事 。五代的时候,南唐烈祖对老臣周本不放心,于是就在一次宴会当中,在酒里面下了鸩毒,想让周本喝 。周本这时候对皇上也不太相信,其实这个感觉是相互的,他非常警觉,就不喝酒 。一个非要劝酒,一个就不喝 。两个人你推我往,劝到激烈的时候,周本找了一个借口,从旁边拿过来一个空酒杯,然后把皇上给的毒酒倒在这杯子里一半,变成两杯毒酒了 。周本端起一杯递给皇上,非要跟皇上对饮 。两个人互相推让了半天,行酒令也唱了半天,谁不喝也说不过去呀!皇上喝还是不喝呢?这事儿就僵在这儿了 。在座陪聊的那些大臣们也都傻了 。因为这个形势是非常清晰的,皇上就是想弄死周本,大臣们心知肚明 。怎么办?大家都没咒念了 。这个时候有一个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当时叫优人,就是唱戏的,这个人叫申渐高,一直在表演节目,而且他算是皇上的心腹 。申渐高一看这个场景就明白了,这僵局打不破了,他就假借跳舞助兴的名义就冲过来接过皇上手里边这杯酒,回头又把周本那杯酒也拿过来,说自己表演了半天,口渴了,请求皇上把这两杯酒赏给自己 。说完一饮而尽,把杯子往怀里一揣走了 。南唐烈祖立即暗中派人带着解药去给申渐高,但是未等解药到,申渐高已经”脑裂”而死 。脑浆迸裂而死,我的个天呐,你说鸩毒厉害不厉害?
古人对于鸩毒的反思鸩毒这么毒,在过去怎么能得到它的呢?正想我们之前所想,它一定是非常难得的东西 。而且当人们意识到这东西的毒性和害处之后,基本上各国之间已经达成了一个公约,就是说这玩意太狠了,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形之中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不允许在政治斗争和战场上使用这东西 。可其实每个国家自己可能都有一点,但在国际上的公约是不允许的 。
有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一楚国的使者和驸马出去溜达 。在途中就看到有一个人挑了一担下了鸩毒的酒,楚国的使者非常好奇,就问这酒是干什么用的 。那人说这是鸩酒,用来杀人的 。驸马说,杀人太痛苦,太残忍了,这样吧,我给你双倍的钱,你把这酒就卖给我吧 。于是买下这个鸩酒之后,楚国的这个使者和驸马就把这酒全都倒到江里面了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因为它讲出了人性的仁慈 。但是这个故事很虚无飘渺,哪个驸马呀?谁呀?倒哪个江里去了?太不环保了吧,下游的老百姓怎么办?河里的鱼怎么办,大闸蟹怎么办?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挺假的 。
但是也有一些很实真的故事 。比方说在《晋书》当中就有记载,在晋朝的时候,朝廷曾经下令禁止鸩毒,而且规定鸩鸟不许过江 。有一个历史上著名的首富叫石崇,那个时候他是南中郎将,荆州刺史,他在任的时候就曾经捕获过一只鸩鸟仔儿 。石崇觉得鸩鸟很稀奇,就想养着它,结果就被人告发了 。本来官府对这事儿应该要严肃处理,但因为被告是石崇,很受皇上宠爱,就宽恕了石崇 。只是命令石崇当众把这只鸩鸟在街市上烧死了 。
东晋升平二年,有人向朝廷进献了一只鸩鸟 。当时的晋穆帝司马聃,一听说有人送来一只毒鸟,非常生气,就把这个献鸟的人鞭打二百,并且当众把那只鸟烧死在京城的十字街口 。
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们对鸩鸟这种东西是多么的谈之色变 。而我们究其原因,估计就是统治阶级特别害怕这种东西再现江湖,带来宫廷当中的腥风血雨 。鸩毒杀人无形无影,防止不胜,怎么办呢?就只有把鸩鸟完全杜绝在国境之外,不允许出现在本国 。
当然了,晋朝以后,用毒害人的方式和方法就很多了,据史料记载说其中有一个方式就是用金屑酒去害人 。据说晋惠帝的皇后,历史上著名的胖子贾南风,就是被赵王司马伦用金蟹酒给毒死的 。在晋朝以后,史籍当中记载的毒杀人的办法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是用砒霜,而鸩这种鸟在史书上就再也找不到了 。
可是因为鸩毒实在是太悠久,实在是太有名气了 。以至于后来的小说也好,文学资料也好,一提到用毒,就必须首推鸩毒为最毒 。
个人见解鸠鸟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并且身携剧毒,但最后因为人们的捕杀而灭绝了,以致于后来的“鸩酒”也丧失了其真实的含义 。
正如中医宝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记录的“金屑丹”,这东西不含黄金,含的是“黑锡”和“雌黄” 。我们知道雌黄就是三硫化二砷,所以“金屑酒”也不含黄金,有可能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到酒里边,名曰“金屑酒”其实古人只是利用了人们对于吞服黄金会致死的恐惧感 。
【鸩是什么意思:请问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什么?】同样道理,鸩鸟灭绝之后,古人言之凿凿的“鸩酒”杀人,也就不必真有“鸩毒”了,古人也是利用人们有恐于鸩鸟的毒性,而给毒酒名曰“鸩酒”罢了 。也正因此,鸩酒就成了古代毒酒的统称,就算皇帝所赐的鸩酒也未必就是用鸩鸟羽毛蘸过的酒,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毒酒而已 。
- 小溪泛尽却山行的却:小溪泛尽却山行的“却”是什么意思?
- 正月15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起源是什么?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这个节日的?
- 岳绮罗是什么来历
- baci是什么意思
- 真好是什么梗
- 2022立春躲春是什么意思可信吗
- 还要啥自行车是什么梗:大家觉得四十岁的女人还年轻吗?
- mark什么意思:on your mark set
- 肉夹馍肉的做法和配方是什么?
- 茶叶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