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鹰潭有一样小物件,你见过吗?它的名称非常古老,它现身于千家万户,它能将冬天里的火撩拨得红红火火,将人们的心撩拨得非常温暖……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看了上图有没有联想到什么
答案马上为你揭晓
就是它啦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火箸”?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没用过
甚至没见过
那肯定就不知“-了
以前,冬天的气温比现在要低很多,非常冷,要取暖怎么办呢?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几个火钵 。火钵提手的下端挂着两根铁打的“火箸” 。主要作用就是抄火,让火钵里被草灰盖住的红红火火的木炭通通空气,火便会旺一些,草灰下面的木炭也就不容易熄灭 。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箸,普通话读zhù
贵溪方言读tú
“箸(zhù)”怎么读成了“箸(tú)”,这便涉及到古音的问题,普通话很多声母是zh的词,在贵溪方言里声母则是t,如:
赵(tào)、郑(tìn)、直(ti入声)、值(ti入声)、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埴(ti入声)、植(ti入声)、殖(ti入声)、侄(ti入声)、
秩(ti入声)、重(tōng、tóng)、妯(tu入声)、轴(tu入声)、
逐(tu入声)、拄(tǔ)、住(tù)传(tèn)、篆(tèn)……
“箸”,其实就是“筷子”
翻开《新华字典》可以看到:箸,筷子
原来古代不叫“筷子”,叫“箸”
据《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可知商纣时期便有“筷子”此物,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 。
李白《行路难》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杜甫《丽人行》有“犀箸厌饮久来下” 。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箸”在明代发生了变化 。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 。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被白蚁蛀了,那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在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所以见了“箸”便反其义而叫“快”,以图吉利 。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 。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 。”后人为了区分名词的“快”和形容词的“快”,便将名词的“快”字上加了个竹字头变成了形声字“筷”,于是才有了今天的“筷子” 。
那么
“火箸”是不是可以叫“火筷子”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火筷子,夹炉中煤炭或通火的用具,用铁制成,形状像两根筷子,一端由铁链子连起来 。有的地区叫火箸 。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在古代文集中也常有“火箸”的用法,如:
《新唐书·地理志一》:“邠州新平郡上贡剪刀、火箸、荜豆 。”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那妇人见他不应,劈手便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不会簇火,我与叔叔拨火;只要似火盆常热便好 。’武松有八九分焦躁,只不做声 。”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红楼梦》第五十回:“湘云听了,便拿了一支铜火箸击着手炉 。”
“火箸(zhù)”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该词条解释:方言名词,火筷子 。
我们贵溪先辈则
将“火筷子”叫得文绉绉的——“火箸”
且口耳相传几千年
形成了古汉语的活化石
火箸是古代家庭生活小用具,其词语却也用在高雅之处呢,如: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说:“大令草(王献之的草书)常一笔环转,如火箸划灰,不见起止 。”火箸画灰,指书法要上下一气以贯之;又如:米芾在《书史》中称赞《中秋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未,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 。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

火箸为何物 箸怎么读

文章插图

王献之的《中秋贴》
想不到我们贵溪民间一件普通的小小的用具其名称还是古汉语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