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大汶口位于泰山南麓大汶口镇的汶河两岸,遗址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至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被考古界命名为“大汶口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 。后来,又在山东境内及江苏、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河北南部、辽东半岛相继发现了与此同类型的遗址,被学术界命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1959年6月,在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西首次发掘,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 。1974年、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后两次发掘,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主要遗存的年代属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3次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包括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以翔实资料揭示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产生的全过程 。上有4600年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存,下有距今7500年至6400年前左右的北辛文化遗存 。这种土生土长的东夷族系列文化,有力反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而轰动国内外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遗址内出土有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 。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袋足器较多 。石制生产工具通体光滑,有角有棱,刀口锋利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墓葬以男、女分别单葬为主,也有成年男女合葬,女性处于从属地位,预示着母权制的动摇和父权制的产生 。随葬品数量悬殊,质量优劣差别大,有的墓空无一物;有的多达180多件,而且品种复杂,制作精致,有珍贵的碧玉铲、玉臂环、玉指环、透雕象牙梳、绿松石镶嵌象牙雕筒、象牙梳、可与现代钢针媲美的骨针等 。陶器中有精美的彩陶和光洁的白陶,有独特的猪形器、鸟形器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大汶口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历经近20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阶级社会的萌芽业已出现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汶河北岸、京沪铁路旁树立标志碑 。
2考古编辑三次的挖掘发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 。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 。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 。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 。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
大汶口人追求的“时尚美”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和枕骨人工变形的习俗 。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发现很大比例的人骨没有门齿或侧门齿 。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大汶口人是在成年后拔除门齿,并非死后才被拔掉 。对于现在的人来讲,没有门牙是一件很丑的事情,而大汶口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由他们带动的这种风俗甚至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高僧传》中都曾记载北朝时有一个叫“习凿齿”的人,与名僧道安有过“普天释道安,四海习凿齿”的精彩应对,可见“凿齿”之风多么盛行 。
除了拔牙,大汶口墓葬中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很多人骨都有头骨枕部人工变形的特征 。这种特征的形成自然也是墓主人生前很长一段时间有意压迫头部的结果,有数例在变形处置有小石球或陶球,变形当是由于长期口含小球所致 。由此也能想像大汶口人以“扁脑袋”为美的奇异风尚 。
3保护编辑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77年,山东省政府公布大汶口文化遗址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为开发和向世人展示大汶口文化,1993年,卫驾庄70多岁的老人卢继超联合当地17位村民,筹集资金达64万余元,筹建了一个“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展馆很小,却填补了遗址开发的空白 。他们把从民间收集来的大汶口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瓷、陶片等加以鉴别、整理,重新陈列布展,丰富、充实、完善了博物馆 。
1994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13万元,兴建了一处13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和原始部落风貌;1998年,镇政府又投资60万元建起大汶口陶艺研究中心,生产的仿古陶器畅销全国 。该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年均利税12万元,促进了大汶口文化和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
为了更好的保护大汶口文化遗址,泰安市政府出台了《泰安市大汶口镇总体规划》,将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区分为遗址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三部分 。其中重点保护区以保护单位标志碑为基点,总面积约达83万平方米,在重点保护区不准进行其他工程建设及深挖 。一般保护区从重点保护区的外缘线外扩170米,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不得拆除、改建或迁移地上文物 。如因建设特殊需要,必须按法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建设控制地带从一般保护区的外缘线各外扩100米的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不准修建两层以上的建筑物,不准深挖2米以下 。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其设计方案应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
目前,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保护已经日趋法制化、完善化 。
4文化编辑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 。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 。主要分布区是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的汶河、泗河、沂河、淄河、淮河下游的广大地区 。是本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 。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泰安大汶口、滕县岗上、曲阜西夏侯、邹县野店、兖州王因、邳县刘林、大墩子、诸城县呈子、日照县东海峪和胶县三里河等遗址 。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 。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 。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 。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 。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
大汶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其后,于1974、1977、1978年,又先后进行多次发掘 。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 。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 。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 。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
5特征编辑(1) 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辅以狩猎和捕鱼业 。已发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村落遗址 。村落遗址所选择的地点,有在靠近河岸的台地上,也有在平原地带的高地上 。农业以种植粟为主 。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曾发现1立方米的碳化粟 。还发掘出大量牛、羊、猪、狗等家畜骨骼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大汶口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2) 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但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 。在呈子遗址中曾发掘出一座大汶口文化近方形的房屋,房基东西长4.65米,南北长4.55米,房门朝南 。筑法是先在地坪上挖0.5米的基槽,槽内填土夯实 。墙基内有密集的柱洞,室内有四个柱洞 。在大墩子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 。
6其他编辑其他的大汶口文化典型遗址包括山东省曲阜西夏侯遗址,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遗址,江苏省邳州市刘林遗址和邳州大墩子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