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原创)祭祀逝去的亲人,不是为了保佑自已,而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祭祀是什么意思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逝去的亲人,生前为这个家庭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历尽艰辛,特别是为了后代的成长,付出了后人并不清楚的种种磨难,一代一代的传承着整个家族的优良传统,期望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美好愿望,代代相传 。而今他们已经完成了终身的使命,撒手人环 。作为活着的人,祭奠他们,怀念他们是理所应当的,并不是为了保佑自己,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俗 。同时,也是一种恪尽孝道的表现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小时候,听母亲讲一个二十四孝的故事 。六十多年过去了,故事的主人公已经记不住了,长大后也沒有找到这个书面故事的版本 。但记得这个故事梗概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这则故事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家,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成人后,对母亲特别不孝顺,直到母亲病危,他才后悔对母亲的不敬,可是悔之晚矣 。待母亲去世后,他请来工匠,刻了母亲生前的俏像贡上 。有一天他要去干活,晒垻里晒的稻谷,他把母亲的雕像抬出来给他着守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突然,黑风暴雨袭来,他急忙跑回家,先把母亲的雕像抬进屋子里,然后才去收他晒的稻谷 。说也奇怪,风停雨住,天空万里无云,红红的太阳复又出现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其中心意思是教育后人以前对不起上辈,只要知错能改,也是属于孝子之列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改以前的错误,请来工匠雕刻母亲遗像,便是怀念母亲,天天能看到母亲的表现 。特别是大雨来临,先抬母亲遗像进屋而感动上天,便是一种忏悔的具体表现 。
无疑这也是一种祭祀方式 。通过这个故事也教育了原本对长辈不孝,知错能改,也是排为孝子之列 。
祭祀的方法很多,以前时兴烧钱化纸,现在为了预防山火和净化空气,这种方式已经不时兴了 。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祭祀,比如在农村有逝去亲人的坟墓,年头岁节拜一拜,添点土,或者常常给下一代讲一讲逝去了亲人的故事,传承亲人的优良品质,不忘亲人的遗训等等,以此来怀念亲人也不失一种祭祀方式 。
总之,祭祀逝去的亲人,当今无神论者较为普遍,并不是为了保佑自己,而是为了发扬逝去亲人的优良传统,心中时常不忘亲人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中勤奋努力,遵纪守法,宏扬亲人的正能量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和祭祖节等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清明节兼具两种作用,首先它是一年中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即春分过半月后就是清明节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另外清明节是祭祀和缅怀先人的纪念日 。比如在这一天农村人都要上坟烧纸,城里人有的是回老家上坟烧纸,有的是在网上祭祀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上坟烧纸”的意思就是给逝者“快递”一些冥币,让“他们”在阴间日子过得舒服些 。当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 。
祭祀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逝去的亲人,并不会保佑自己,你还会祭祀她们吗

文章插图
清明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成了祭祀节日的?即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上坟烧纸的?
清明祭祖的风俗从周代就有,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
清明祭祖是从上古祭祀演变过来的,在上古母系氏族是没有祭祀之说的 。
这一段时间男女关系属于群婚性质,后人只知母不知父,也就不存在祭祀和感恩 。
当父系氏族出现后,有了家庭萌芽,后代子孙找到了根,(即知道了双亲)随之也就出现了祭祀 。
最初的祭祀属于庆祝丰收的范畴,也就是感谢上天赐给人们食物 。
最早人们把土地看成是母亲,每逢春天时就举行春社庆祝一番,古代的春耕也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
当父系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后,“春社”活动慢慢发展成了“春祭” 。到了春秋战国时,春祭逐渐与寒食节融合 。
所谓寒食节是上古传下来的一个节日,即在清明前后,人们是不能生烟火的,必须吃冷食 。
据说这是纪念火神,最早的寒食节持续三个月之多,等到宫中有了新火,由王公大臣一层层传到民间,人们才可以生火,寒食节也就算过完了 。
其实长时间吃冷食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不利 。
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明节的前一天被认为是寒食节 。
也有人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大夫介子,说在晋文公重耳落难时,介子推不离不弃追随在其身边,在没有吃的情况下,割股煮汤让晋文公充饥 。
当晋文公登基后,大封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的功劳 。
介子推虽没说什么,但已经伤透了心,心灰意冷回家背上老母亲隐居到了绵山 。
事后经大臣们的提醒,晋文公工这才想起了介子推 。他亲自上山去请,但介子推看淡了仕途,坚决不出山 。
最后晋文公想出了用火烧山的办法,目的就是逼出介子推,结果介子推和母亲活活被火烧死 。
晋文公后悔莫及,为了纪念介子推,传旨清明前几天禁止生烟火,必须吃冷食,于是出现了寒食节 。
不过这是一种传说,不足为信 。
真正意义上的清明节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后,进入了阴历三月,天气转暖,清明节气不冷不热,正适合于人们踏青访友 。
据说在这个时候,相传阎王爷打开地狱大门,让一些鬼魂出来透透气 。
为了防止这些鬼魂在踏青时碰到人们,于是人们上坟烧纸,意思是给他们些冥币,赶紧让他们回去,不要乱跑,以免冲撞了人们 。
随着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融合,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活动,比如植树栽柳,放风筝等,到现在清明节和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已经成为了我国四大传统节日 。
文/秉烛读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