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证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诗句是什么,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是一个成语典故“纸上谈兵” 。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约公元前259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国派赵括为将军,前往长平迎敌,赵括不考虑战场实际,从书本出发,在书本中寻找战术和战争方案,最终被秦国战败,全军覆没,40万士兵阵亡,赵括也被箭射死,结局很惨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教条地照搬照用,而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对策和方法 。相反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八路军提出并实践了游击战术,根据战场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如地雷战、地道战、水上游击战等,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实践证明,书本(理论)重要,而实践更重要 。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 。我们只有重视和深入实际,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全诗
文章插图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
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全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扩展资料
一、《冬夜读书示子聿》赏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
二、《己亥杂诗》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 。
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事例可以证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吗】
- 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 高屋建瓴什么意思,“高屋建瓴”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 cad怎么跨图纸复制,如何将CAD图纸复制到另一张图纸上?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