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争,例如: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项羽的巨鹿之战、孙刘结盟的赤壁之战等等 。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发生在东晋年间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
文章插图
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而一些晋朝的旧臣不甘心亡国的命运,在全国各地积极准备,以期恢复晋朝的统治,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依然为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但因其偏安于江南,因此称之为东晋 。 公元357年时,前秦秦主苻生想要除掉苻坚,却被苻坚先下手为强,取代苻生自立为天王(不称皇帝) 。 苻坚在自立为天王之后,重用汉人王猛,使得国力大增先后攻下了东晋的梁州、益州 。 在王猛死之前,规劝过秦王苻坚在前秦国力未稳固的时候不要急于攻打东晋 。 但在王猛死之后,前秦王苻坚开始下令进攻东晋 。
文章插图
此时东晋的皇帝为孝武帝司马曜,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 谢安此人在这一时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谢安是谁?《咏雪》中将“撒盐空中差可拟”比作雪花飞舞的,就是此人 。 当时的东晋已经没有了很多优势,比如士族共和的政治模式、长江天险也已经不在, 。 谢安升迁到高位之后,首先做了哪些事呢?他协调了当时的谢氏士族与桓氏士族,为将要到来的大战作准备 。 据《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中所载,公元383年夏,五月,桓冲率众十万伐秦,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等攻沔北诸城;辅国将军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鹰杨将军郭铨攻武当 。 从这些可以看出,谢安对于士族之间关系的周旋还是有用的,同时,对于战争军事这一块也有自己的妙计 。
文章插图
在淝水之战之前,东晋已经和前秦有过战争交锋,就是淮南之战,谢安在淮南之战中积极布局,命令谢玄率领5万府兵,从广陵起兵,四战四胜,歼灭了敌军,谢安因此被封昌县公 。 公元383年,苻融率领25万先锋队,苻坚率领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00多万大军攻打东晋,而此时的东晋仅有8万兵力 。 面对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如此悬殊的境况,东晋都城的人皆人心惶惶,唯有谢安泰然自若,丝毫不惧 。
文章插图
谢安为何不惧?且看东晋为了应对这场战争所做的准备,命令尚书仆射谢石为将军,命令谢玄为前锋都督,命令桓伊和谢琰等民众八万人抵抗前秦,他们是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 。 再说前秦王苻坚那边因为兵力强盛,试图派人让东晋士兵投降,便派遣前秦尚书朱序前去劝降,朱序却在私下里提醒谢石先发制人,击败前秦的前锋部队,当时东晋的领军人是谢石,听了朱序的话,深觉有理,就采纳了朱序的建议,在十一月份,跟东晋各路人马排兵布阵,对前秦的先锋部队进攻,致使前秦前锋部队纷纷溃败,苻融被杀,苻坚也中了流箭败逃 。 至此,东晋以八万人的兵力战胜了前秦一百多万人的兵力 。
文章插图
【淝水之战中晋军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是 淝水之战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这场战役之后,前秦统治的北方再一次分裂,苻坚本人最后也被原来的部下杀害,前秦随之灭亡,而中国南北分裂的局面继续维持 。 东晋的胜利,也有效的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略 。 淝水之战也成为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 。 前秦攻打东晋失败,不仅仅只有东晋这边有谢安的政治谋划,谢玄领兵打仗的英勇,更有苻坚成为前秦王之后并不能稳固国力,导致民心不安 。
- 罗士信为何兵败命丧洺水之战 洺水之战对敌双方是哪位
- 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 长平之战的战况是怎么样的
- 魏国无为何在马陵之战后而落寞 马陵之战后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 宋朝东京之战(东京保卫战 宋朝东京保卫战是怎么一回事简介)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巨鹿之战的楚霸王,为何只能破釜沉舟和四十万秦军对抗?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巨鹿之战,项羽比章邯高明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看?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谁说的:说到“运筹帷幄之战,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你会想到哪些人?
- 天王山之战的由来 天王山之战是什么意思山之战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