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更安全

我们知道了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简单一点说,就是我们知道了保持健康需要吃什么 。但是知道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要问你吃得安全卫生吗?你是否知道并能回答我呢?
也许你会说,安全卫生还不好办?你一直都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啊,还有饭要熟、菜要净不就得了?其实,饮食的安全可不是这么简单,从广义上讲,饮食安全不仅包括食物的来源,饮食的环境、程序、方法,食物烹饪的科学配制,而且还包括进食时的心情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 。要不然,世界各国就不会对饮食安全如此重视了 。
为什么有的人在吵了架或者生气时吃饭会胃疼呢?一边吃饭一边办公也是不好的,在嘈杂的声响和难闻的气味中进食也是一大忌讳,这就是饮食的环境问题 。西式餐厅里放轻松愉快舒缓的音乐和不许大声喧哗就是这个道理 。还比如吃饭的程序问题,北方人先进食后喝汤是一种误区,南方人先喝汤后进食就比较科学,先喝汤可以暖胃,刺激大脑神经对食物的兴趣,而且不会让自己吃得过饱 。再比如中国人喜欢大摆宴席的习惯也是不安全的,八九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气氛挺热闹,但安全卫生吗?你知道哪个人携带病毒,哪个人是健康的吗?
再说烹饪方法的问题,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哪些食物应该熟吃?哪些蔬菜、肉食相互搭配之后会失去营养,甚至会产生毒素?什么样的蔬菜农药污染少?诸多的问题,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 。究其原因,一是和社会制度、法规有关系,二是和我们对饮食安全的知识匮乏有关系 。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第一先决条件相继出台了食品安全法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做法,看是否能从中汲取些经验 。
制订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美国于1997年决定增加拨款1亿美元的年度预算,设立总统食品安全启动计划,1998年又组成了多部门参加的",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 。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日本于2003年以"保护国民健康为第一先决条件,确保食品安全性,将采取—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为基本指导思想,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 。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加拿大针对原有的联邦食品监督体系不仅复杂而且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弊端,于1997年4月1日成立食品检验局,承担所有与食品安全性相关的监管责任,从而降低了法律法规重叠交叉,使监督变得更加有效 。
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对食源性危害的控制,应包括从食品材料到消费的全部环节 。为了做到这一点,英国在其《食品安全法令》中明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危害与关键控制点技术(HACCP)”,并以法规形式制定了《地方官员应用HACCP进行管理的资格标准》 。
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等新食品、新技术的监督管理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已制定法规,实施对生物技术食品的食用安全管理,包括上市前的食用安全和营养学评价,以及食品标签的标示管理 。
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在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召回针对可能导致难以治疗的健康损伤甚至致死的产品;二级召回针对可能对健康产生暂时的、可以治疗的影响的产品:三级召回针对不会产生健康威胁,但内容与标识不符的产品 。
到2007年,中国食品安全工程建设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我们也将迎来食品安全的最高法规和工作准则——《食品安全法》,将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监测体系、食品风险评估预防体系与食品信息体系四大体系,来肃清业界的不规范现象,构筑食品安全运作的平台,对"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降低食品的危害,保证食品的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健康 。
【如何吃更安全】那么,我们作为这些法律的受益人该怎样呢?难道还停留在"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看人家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的多滋润”的低层面上吗?很明显这是无法真正实现饮食安全的 。饮食安全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我们自身,法律法规的监测毕竟只能从大的范围进行宏观控制,具体到细和实施上,安全的饮食还得靠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必须充分掌握安全饮食的丰富知识,才不至于"病从口入”,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