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导致程颢与王安石决裂的是王雩的险恶 , 《邵氏闻见录》记载 , 一日盛暑 , 王安石正与程颢对谈 , 他的儿子王雱却光着脚走出来 , 手里拿着妇女的帽子 , 问王安石说:“所言何事?”
王安石回答:“以新法数为人沮 , 与程君议 。 ”
王雱傲慢地说:“枭韩琦、富弼之头于市 , 则新法行矣 。 ”
王安石忙制止说:“儿误矣 。 ”
程颢在一旁立即正色道:“方与参政论国事 , 子弟不可预 , 姑退 。 ”王雱因此不乐而去 。
这件事对程颢产生很大的影响 , 他看到王安石的儿子如此恶毒的对待不同政见者 , 又联系到王安石排挤大臣 , 进用言利小人 , 从此便跟王安石越来越不合 , 并引起言者的敌视 。 变法的持续推进 , 引起程颢的担忧 , 他上疏说:“兴利之臣日进 , 尚德之风浸衰 , 尤非朝廷之福 。 ”因这篇奏折得罪了变法派 , 最终被罢为京西提刑 。 当时反对新法的大臣全被列入贬窜的名单里 , 宋神宗手批 , 亲自剔除了程颢的名字 , 最后在王安石的建议下 , 才改迁镇宁军节度判官 。
做了几年判官后 , 恰逢父亲程珦退休 , 程颢便请求归养 , 得了一个监管洛河竹林的闲职 。 从此 , 他便与程颐一起在洛阳讲学 。 当时洛阳聚集了富弼、邵雍、司马光等名流 , 被称为“士人区薮” 。 二程创立了“洛学” , 吸引谢良佐、杨时、游酢、张绎、苏昞等弟子来入门 。 学士皆宗师之 , 甚至连往来于洛阳的旅客都会专门拜访 , 求问道统 。 程颢虽然辞官归隐 , 名声反而更大了 。
文章插图
命如颜回 , 道统绝弦
在洛阳讲学十年后 , 宋神宗驾崩了 。 噩耗传自洛阳 , 程颢对韩宗师感叹说虽然自己遭遇贬窜 , 但“念先帝见知之恩 , 终无以为报 。 ”
韩宗师问他:“今日朝廷之事如何?”
程颢回答:“司马君实、吕晦叔做相矣 。 ”
韩宗师又问:“二公作相 , 当如何?”
程颢说:“当与元丰大臣同 。 若先分党与 , 他日可忧 。 ”
这说明程颢并不是偏袒变法派与守旧派的任何一方 , 只是担忧双方势不两立 , 互相迫害 , 最终党争会拖累国政、后患无穷 。 后来北宋的党争果然愈演愈烈 , 甚至连程颐也被卷入其中 , 深受迫害 。
文章插图
宋哲宗继位后 , 召程颢为宗正寺丞 , 想要重用他 。 不料程颢还没来得及起行就病倒了 , 元丰八年六月十五日卒于家 , 享年五十四 。 在“北宋五子”里 , 他属寿命最短的一个 。 程颐在《明道先生墓表》中哀叹说:“天不慭遗 , 哲人早世 。 ”“先生进将觉斯人 , 退将明之书;不幸早世皆未及也 。 ”
程颢曾说:
“孟子才高 , 学之无可依据 。 学者当学颜子 , 入圣人为近 , 有用力处 。 ”
后人常将程颢比作颜回 , 认为他的思想精粹无杂 。 程颢教人要时常保有诚敬之心、用于持守 , 然后再去识仁 , 从对仁的认识中领悟物我为一 , 进而发觉“天理” 。 他讲诚敬的文章是《定性书》 , 说识仁的是《识仁篇》 , 论“天理”则散见于《语录》中 。 “天理”一词仅见于《乐记》 , 程颢把这个范畴演绎成了一个哲学体系的原则 , 他自称:
“吾学虽有所受 , ‘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 ”
“天理”者 , 自然之理、天经地义之理也 。 人活在世间 , 总是有许多无法逃避的东西 , 总是要去尽为人的责任 。 程颐曾跟弟子们侍立在程颢的坟墓之前 , 他指着坟墙说:“吾儒从里面做 , 岂有不见 。 佛氏只从墙外见了 , 却不肯入来做 。 ”儒者何尝不知人生的艰苦 , 何尝不知君臣父子夫妇儿女在某意义上是拖累 。 但是儒者明白 , 生而为人 , 生活在社会伦理中 , 要尽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像和尚道士一样 , 从外面看透了 , 便抛弃骨肉、遁隐山林 , 逃避君臣父子社会伦理 , 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 也是一种哲学的取向 。
- 茄子忌淋雨水
- 椰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火锅丸子种类
- 饺子皮用什么面粉最好
- 追求女孩子的技巧,助你追女生事半功倍!
- 桃子可不可以带上飞机 桃子可以带上飞机吗
- 全球前五的浏览器 世界浏览器五大排名
- 农历四月十八是佛教什么 四月十八是佛教什么日子
- 弱冠之年是指多少岁 男子的弱冠之年是指什么
- 东芝为子公司债务支出36.8亿美元 分期40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