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息肉就像“割韭菜”,“光切不治”可不行

“酒肉穿肠过 , 肠道有腺瘤” , 在采访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脾胃病)科主任徐陆周教授时 , 他感慨道常年的门诊诊疗过程中 , 很多患者由于长期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等而被检查出肠道腺瘤 , 为此 , 他提醒此类患者 , 这种“肠道息肉”不能简单一切了之 , 它往往反复复发 , 属于结肠癌的癌前病变 , 大多有中医脾虚的情况 , 防治脾虚才是根本 。
这种息肉就像“割韭菜”,“光切不治”可不行
文章图片
40多年饮酒史 , 脾胃虚衰
今年60多岁的老许一年前因为突发脑梗被送到当地医院 , 还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 但在查粪便常规时却发现隐血试验呈阳性 , 这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有出血的情况 , 老许觉得就是偶尔吃饭时会反酸 , 其他也没什么症状 , 期间并未重视和针对治疗 。 前几天体检时 , 老许的粪便常规检查依旧“隐血阳性” , 徐陆周主任建议患者做个胃肠镜检查 , 结果发现结肠多发性息肉 , 最大的直径接近2公分 , 经过活检病理诊断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度异型增生)” 。
“这个患者从年轻时起就喜欢喝酒 , 喝了四十多年 , 尽管现在已经戒酒 , 但在饮食上也不节制 , 喜欢吃肉和辣菜 , 胃肠道出现了炎症、增生表现 , 食管炎、胃炎、结肠炎合并结肠息肉 , 出现了大便隐血” , 徐主任介绍 , 患者就是因为长期嗜好饮酒 , 导致久病脾胃虚弱 , 脾胃湿热 , 大便容易稀烂 , 息肉痰瘀内生 , 湿热损伤血络导致大便隐血 。 因此在内镜下手术切除治疗的同时 , 还针对脾虚问题进行了中医药内外综合调理 , 通过健脾化湿清肠的中药汤剂 , 联合穴位敷贴、耳穴压豆等外治法调理脏腑功能 , 目前老许已经恢复良好出院 , 整个人精神气色都好了很多 。
这种息肉就像“割韭菜”,“光切不治”可不行
文章图片
肠道腺瘤是息肉的一种 , 与不良饮食有关
肠道新生物多数为息肉及腺瘤 , 大多为炎症诱发 , 从增生性息肉长成腺瘤 , 若持续发展有癌变倾向 。 根据病理组织学检查 , 将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 , 部分呈锯齿形病变 , 发展癌变的速度更快 。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 肉类消费增高 , 我国的结直肠癌患者在不断增多 。 结直肠癌(CRC)在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病因中高居第三位 。 息肉腺瘤是癌前病变 , 早期肠镜检查发现息肉腺瘤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手段 , 根据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数据统计 , 肠镜检查中约有30%的患者被查出息肉腺瘤 。 这些肠道腺瘤的产生主要与饮食、炎症以及遗传有关系 。 尤其是饮食方面 , 比如长期饮酒、煎炸烧烤食物摄入过多等都会导致肠道环境的改变 , 对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产生刺激形成增生、息肉 。 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是导致息肉增生结肠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此外 , 部分腺瘤具有家族遗传性 。
徐陆周主任表示 , 肠道既“娇气”也“耐受” , “娇气”在于它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容易受伤导致炎症腹泻等情况 , “耐受”是指如摄入饮食化学添加剂、不良烹饪方式带来的致癌物刺激后肠道不会马上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 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息肉腺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 容易让人忽视的是大多结肠息肉是隐匿性的 , 没有明显的症状 , 很多都是在体检进行肠道检查的时候发现 , 但随着病变的长大 , 部分患者会逐渐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
这种息肉就像“割韭菜”,“光切不治”可不行
文章图片
息肉腺瘤容易复发 , 日久会癌变 , “光切不治”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