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上海医护抗疫心理关爱热线开通后,已接到医护人员百余个来电咨询——为“大白”的心理防护撑“伞”

阅读提示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 医护人员白衣执甲 , 逆行出征 。 然而严密封闭的防护服、高强度的工作可能让他们遭受身体和情感上的双重压力 , 他们内心的话也渴望被倾听 。 本轮疫情出现后 , 上海市开通医护抗疫心理关爱热线 , 为前线“大白”和方舱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
“明天一早我们组要去社区做核酸采样 , 我有哮喘和糖尿病 , 万一犯病 , 到时候拖累大家怎么办……但我决不能做逃兵……”深夜 , 电话里传来范女士疲惫又焦虑的声音 , 数次哽咽 。
负责接电的心理咨询师刘芷伊 , 耐心安抚着范女士的情绪 , 并建议其先就身体状况与同事充分沟通 , 确保团队工作顺利进行 。 经过近一小时的深入交流 , 范女士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 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也得到缓解 , 随后安心入睡 。
上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 上海市医务工会发起上海医护抗疫心理关爱热线(400-820-8261) , 截至4月10日 , 热线已接到来自医护人员的百余个来电 。 据了解 , 这条为当地医护人员开设的心理热线 , 将持续服务至上海抗疫获得阶段性胜利 。
“我们是‘大白’的‘大白’”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 医护人员白衣执甲 , 逆行出征 。 在严密封闭的防护服里 , 汗流浃背的他们 , 有的是家中妻子的暖男,丈夫眼里的公主,父母跟前的乖囡 , 但忙完一天的工作 , 身体疲惫和情感压力双重来袭 , 他们也有一些内心的话渴望被倾听 。
“我在方舱工作 , 不能回家 。 但我特别想孩子 , 她还很小 , 我特别担心她……”对女儿的牵挂和思念让雅莉无法入睡 , 陷入失眠和焦虑 。 刘芷伊在电话中听出了雅莉声音里的低落 , 以及想要哭泣但不敢哭泣的克制 。
“她在强力压抑着自己的精神状态” 。 刘芷伊说 , 这是热线开通后她接到的第一个电话 , 当时她的心都揪了起来 。 心疼之余 , 她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能让这些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大白”找到情绪出口 。
“上次和孩子视频通话是什么时候?”刘芷伊轻声问 。 雅莉说 , “基本每天都跟孩子视频 。 每次看到她笑盈盈地张着两只小手 , 要抱我 , 我的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 ”随后 , 汹涌的情绪倾泻而出 。 电话那头的刘芷伊 , 温言宽慰着 , 也耐心等待雅莉平复情绪 。
几分钟后 , 听到雅莉的声音逐渐平静 , 刘芷伊开始跟她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线头” , 并建议雅莉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视频聊天 , 增加家人间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 同时建议她准备一个眼罩 , 休息时给自己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 。 “哪怕只是入睡十分钟 , 也能让身体得到休息 , 情绪得到舒缓 。 ”
听完刘芷伊的建议 , 雅莉直言心里已经踏实了许多 。 此时接到任务的她又紧急赶赴下一个核酸检测现场 。
“还记得动画里的那个‘大白’吗 , 臂膀坚实又温柔体贴 , 我常说我们就是‘大白’的‘大白’ , 为他们在心里支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 ” 刘芷伊说 。
确诊“大白”希望尽快重返一线
“能不能给我爱人打个电话 , 她已经确诊阳性 , 我担心她接受不了 。 我们都是医护人员 , 我正忙着防疫 , 拜托了!” 一通特殊的电话打到了心理热线客服华文杰的手机上 。
华文杰了解原委后才知道 , 来电求助者的妻子李女士确诊后身体反应较大 , 丈夫与其几次沟通仍然 , 李女士仍感到无助 , 后来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电话 。
“医务人员长期奋战在一线 , 长期应激下容易产生疲劳、焦虑等情绪问题 , 一些医务人员还因为确诊后被迫休息或被封控隔离在家 , 而产生强烈的内疚与自责 , 这需要专业人员予以疏导 。 ”华文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