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医是史前文明吗?就像3大上古古籍一样,将来会被科学证实吗?( 二 )



不是自己搞的技术 , 不仅会丢失 , 还会无法开发 。 到目前为止 , 几千年来 , 没有一位医学大家敢说《黄帝内经》太老、太过时了 。 我们要搞一种新框架来取代它 。 相反 , 手机技术已经更新了无数次 。 有人还在使用老人机吗?(呵呵 , 来杠)
当然 , 有人说“《黄内》说古人厉害只是一种文学修辞 , 这不是事实 。 ”然而 , 数千年以来 , 《黄内》一直没有发展 , 包括一些仍在争论中的可疑段落 。 如果真的是一门落后技术 , 他们怎么会还有困惑 。 现代科学家还会认为2个球不会一起落地吗?
这表明 , 在《黄内》之后的2000多年里 , 传统中医一直在流失和衰减 , 而从古代到黄帝时代 , 中医的衰减是正常的 。
在电视上 , 当我们谈论西医和现代技术时 , 我们说的是“发展” , 而当我们谈论中医时 , 我们要讲“继承” 。 因为我们现在都无法开发它 。 事实上:包括许多后来医生撰写的医学书籍 , 它们只是在“术”上发展起来的技能 。
而不是《黄内》里“道”的概念。 例如:计算机和手机一样 , 我可以在此基础上编写操作技能和游戏策略 。 但即使你写了1000篇 , 你也不知道如何制造 。
那些说:传统中医古老、愚蠢、落后 , 说现代医学是先进的 。 恰恰是中医有其苦衷 。 正是因为它太先进 , 现代人没能力发展的原因 。 包括今天的考古 , 许多中医人都在希望找到一些东西 。
比如找到丢失的古代医学书籍 , 或者有一个更早期、更权威的版本来纠正现有的谜团和争议 。 “科技发展靠考古” , 在中医圈里可不是笑话 。 下面:举两个稍微脑洞的例子 。 不喜勿看 。
1、观察内部的能力 。 对于现代医学来讲 , 一切都可以掰开了来观察 , 便于临床和验证 。 然而到目前为止 , 经络、气和穴位还是无法用肉眼看到 。 哪怕你用X光、解剖等等技术 , 仍然看不到经线 。 这也是现代医学不认可中医的核心 。
即便对普通中医师来说 , 人体也是一个“黑盒子” , 只能根据外在特征来观察 。 就好比维修电脑的“不开箱检测” , 排除故障要难许多 。 不过 , 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能力 , 不代表极少数人不可以 。
撰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濒湖脉象》一书中对张紫阳的八脉作了一段评论:八脉中所含经络 , 略与医师之称不同 。 而“内景隧道” , 仅反观者可照察之 , 此必然也 。
李时珍说这话很有趣 。 发生争议时我们该咋办?临床医生说的和书上说得不一样 。 你相信谁?此时 , 有能力观察内部的人可以直观地看 , 就知道谁是对了 。

然后 , 是耳熟能详的“扁鹊见蔡桓公” 。 当时 , 扁鹊远远地站了片刻 , “立有间” , 就能看到国君的病了 。 有人说这是中医的“望诊” 。 但或许不知道的是 , 该文还有一则扁鹊前传 。 既:在遇到蔡桓公之前 , 他有这样的经历:
《史记扁鹊列传》:扁鹊少时 , 客者长桑君视扁鹊非常人也 。 私与言曰:“吾有禁药 , 岁老 , 欲传与众 , 不可泄焉 。 ”扁鹊诺之 。 遂出其药与扁鹊 , 曰:“饮上池之水 , 三十日可知物也 。 ”
与之 , 乃忽而不见 , 概非人也 。 鹊饮其药物三十日 , 乃见垣上方人 。 从此诊病 , 尽可见五脏之症结耳 。 因脉诊而得名 。
太史公认为:长桑君通过长期考察 , 觉得扁鹊的素质都很好 , 于是教他“禁药” 。 服用这种药后 , 扁鹊能够透过人体看病的位置 , 使他成为了一代神医 。 扁鹊告诉别人他用脉搏来诊断疾病 。 事实上 , 他是在用透视法在开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