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浪漫化和污名化是我们对精神疾病恐惧的一体两面( 二 )


抑郁症也一度被描述为心思细腻、从事文艺工作、中高阶层高教育水平的人才会得的病 , 而事实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在低收入人群中广泛存在 ,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实低收入水平的家庭在三年间罹患情绪问题的可能性比中高收入水平家庭显著地高 。 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 2012年我国城市自杀率为每10万人4.82人 , 而农村却高达每10万人8.58人 。 这些数据 , 在浪漫化心理疾病的语境下显然被大大无视了 。
浪漫化叙事给疾病立了一个华丽的设定 , 而社交媒体常常在其中推波助澜 。 浪漫化疾病并不比直接歧视疾病带来的问题少 。 它并不能破除人们对疾病的污名化 , 反而代之以错误的信息和更多误解 。 当我们开始用浪漫化的眼光看疾病 , 我们反而看不到病人们真正所受的痛苦 。 一些社交媒体话术将孤独症或抑郁症、躁郁症描述为一种悲剧美 , 或是一件边缘的小众的很酷的事 。 仿佛这些疾病带来的痛苦是美好的 , 这首先不尊重备受折磨的患者 。 美化疾病就像用一种错误的思维对抗污名化疾病 。 为了证明疾病不那么坏 , 精神疾病不是脑子出问题 , 脑功能发育障碍不会导致低能力 , 而将疾病夸大为美好的、独特的、与某种超凡的特质相连的存在 。 根本上这是在否认病人们的痛苦经历 , 让他们感到更加孤独 。 更甚者 , 受社交媒体影响大的群体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因此向往此类疾病 , 严重的可能导致鼓励自杀和自残的现象 。
【问题|浪漫化和污名化是我们对精神疾病恐惧的一体两面】疾病就是疾病 。 精神障碍、脑功能发育障碍并不美丽 , 也不会成为给人增添吸引力的因素 。 它们带来不便 , 痛苦 , 破坏生活秩序 , 与带来身体痛苦的其他疾病本质上相同 。 疾病的痛苦不是导致歧视的原罪 。 人对异于大众的现象的惧怕 , 人对处于弱小、少数地位的另一些人的排斥 , 才是歧视产生的根本 。 马姑娘身患孤独症的女儿是个可爱的姑娘 , 金晓宇也是个很有天分且努力的青年 。 然而他们的疾病让他们自身备受折磨 , 尤其孤独症也会让监护人的生活举步维艰 。 希望我们能正视心境障碍和精神疾病 , 个体不讳疾忌医 , 制度上也不过度管控 , 每个人的精神健康都能得到公平、完善的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