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重量仅为90克的小装置里 , 磁悬浮桨片在以每分钟2697转的速度飞速转动着 , 几乎寂静无声地带动着血液以每分钟2.1升的速度泵往全身 。 加上患者本身的心脏泵血 , 原本重度心衰 , 生命危在旦夕的蔡女士正在奇迹般的好转 。 她曾是一名重度心衰患者 , 她也是一位因安装国产人工心脏而获益的患者 。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得益于我国医疗器械在材质、技术、理念上的不断进步 , 目前国产进入临床验证或已经获批上市的人工心脏已有五个品牌 。 “而根据国际国内的统计数据显示 , 用上人工心脏或者说是左心辅助装置的患者 , 其1年生存期已经基本持平甚至略微超过心脏移植 。 人工心的应用 , 让终末期心衰治疗 , 又有了新的策略” ,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黄劲松主任医师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穷尽内科手段治疗后
只能通过移植和机械心治疗
黄劲松教授表示 , 在我国 , 有650-875万像蔡女士这样的心衰患者 , 而且在以每年新增50万速度叠加 。 他、她们会因为心脏孱弱无力而全身供血不足 , 血液淤积肺部引发呼吸困难 , 无法平卧 , 生活质量极差 。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 , 目前在心衰治疗上的手段越来越多 。 比如在器械治疗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 比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左心室隔离装置(LVPD)以及心内分流装置等 , 现已逐渐成为改善心衰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常用器械手段 。 但当这些内科手段、辅助器械手段已经穷尽 , 仍然无法提振患者的心脏功能时 , 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左心辅助)就成了延续患者生命的关键 。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广州|心衰患者用上中国“芯”的人工心脏,广州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
文章图片

近一个月来 , 黄劲松团队就接连为两名重度心衰患者进行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 该人工心脏由广东企业研发 , 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其中就包括曾经一度危在旦夕的蔡女士 。
重度终末期心衰患者
偏不适合心脏移植
心脏在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中 , 充当着动力马达 。 每分钟数十下的搏动 , 将人体的血液经动脉泵往全身 , 又经静脉系统回收到心脏 , 如此循环往复 。 而心衰(心力衰竭) , 就像是一个动力充沛的马达变得“有气无力” , 属于心脏疾病的“晚期” , 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 。
和其他终末期器官衰竭首选器官移植一样 , “换心” , 是心衰晚期的病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 但因供体心脏缺乏 , 很多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逝去 。 因此 , 人工心脏——也就是“心室辅助装置” , 是一个非常优越的替代选择 。 正是基于此点 , 基础医学、材料学、心血管外科专家们一直在开发类似的人工心脏 。
只是国外开发的那些系统非常昂贵 , 动辄十数万欧元 , 并非每个心衰患者都能承受 , 我国并没有引进、上市 。 得益于我国科技研发、生产实力的不断提升 , 国内不少企业也瞄准了这一领域 , 并加速研发了5个品牌的国产人工心脏 。 其中 , 就包括蔡女士新近植入的广东企业生产的左心室辅助装置 , 该装置是现阶段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产品 , 目前处于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