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游新闻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链”思维!重庆怎样让好粮卖出好价( 二 )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链”思维!重庆怎样让好粮卖出好价
文章图片
▲梁平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线条分明的田块平整如镜 。 刘辉摄/视觉重庆
生产“精”
有了好的种子 , 关键还在于“怎么种” 。 就重庆的客观条件而言 , 唯有从“精”字上做文章 。
根据最新的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 , 重庆耕地面积约为2800万亩 , 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 , 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人多地少的矛盾明显 。 为此 , 重庆立足现有条件、着力提档升级 , 从藏粮于“技”上花大力气、下绣花功:
首先是建设高标准农田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 是弥补耕地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 。 重庆深入实施“千年良田”工程 , 截至去年底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98万亩 , 今年还将新建226万亩高标准农田 。 据市农业农村委测算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 , 农业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 , 综合机械化率可以提升30%左右 , 基本上能够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
比如 , 永川针对“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的地形地貌 , 综合运用“水平条田化、地块缓坡化、坡地梯台式、地块自连互通改造”4种模式 , 积极推动耕地“小变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 , 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8.62万亩 , 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
其二是推广农业机械化 。 没有农业机械化 , 就没有农村农业现代化 。 近年来 , 重庆在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过程中 , 以提高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 , 围绕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和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 , 提高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水平 , 效果明显 。
例如 , 大足在农业生产中坚持田、土、水、路、林综合治理 , 特别是灌溉排水设施和农业机械耕作道路全面得以提升 , 解决了农机到田间“最后一米”问题 , 从田地翻耕到水稻播种、收获再到秸秆回填 , 然后将谷粒抽入货车 , 送回加工厂烘干入库 , 全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和智能化 , 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 , 保证了粮食过硬质量 。
其三是创新生产模式 。 重庆立足地区气候条件 , 积极推广复合种养 , 通过稻油轮作、稻经轮作、稻禽协同、稻鱼共生等“水稻+”“玉米+”高效产业 , 大力发展间种、套种、轮作农业新模式 ,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产值 , 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
此外 ,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 以跨界融合的方式让三产联动 , 形成全产业链品牌效应 , 也是实现好粮卖出好价的重要路径 。 比如 , 酉阳花田乡依托花田贡米这个“拳头产品” , 推广水稻+麻旺鸭种养模式 , 既建设年精深加工2万吨优质大米的加工生产线 , 花田贡米供不应求 。 又引进花田有机鸭农产品加工企业 , 还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 让传统农耕和乡村旅游共同发展 , 大大地提升农业效益 。
梁平安胜镇龙印村有3000亩高标准农田 , 不但打造了高梁山有机大米品牌 , 还建起了石耕春景区 , 推出耕春节、梁平农产品潮集 。 去年 , 龙印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 , 不仅端稳了粮食饭碗 , 又吃上了“旅游饭”……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链”思维!重庆怎样让好粮卖出好价
文章图片
▲南川丰收时节稻田收割比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 任祥志摄/视觉重庆
品牌“响”
好酒也怕巷子深 。 相较于工业产品 , 粮食品牌的塑造往往更容易被忽略 。
重庆看到了这个问题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 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 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 。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 , 推广“巴味渝珍”等区域公用品牌 。 去年12月 , 第二届“三峡杯重庆十大好吃大米”评选活动 , 夔门红土米、三星香米、白土高山稻鱼米等10个产品上榜 , 让好米品牌声名远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