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口腔到胃肠架起“直通桥梁” 渐冻症患者不再靠输液“吃饭”

消化内科|口腔到胃肠架起“直通桥梁” 渐冻症患者不再靠输液“吃饭”
文章插图
5年前刘先生被查出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长期靠静脉输液“吃饭”让他痛不欲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为他搭建了从口腔到胃肠的“营养快线”。2月23日复查显示,刘先生身上这根“营养快线”运行良好。
2017年,年过五旬的刘先生常感觉浑身乏力。起初以为是工作操劳过度所致,但随后他逐渐出现全身肌无力和肌萎缩,后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更为糟糕的是,2年前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之后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半年后完全无法说话,吞咽极度困难,即便是流质食物都会出现呛咳情况。
进食是维持正常生命的基本需求,无法进食致身体营养不良继而导致全身衰竭。据统计,我国超过1/3的恶性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重度营养不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廖斐副教授介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逐渐会吞咽困难,不能经口进食。靠胃管或鼻肠营养管进行鼻饲饮食、维持营养状态是常规选择。
消化内科|口腔到胃肠架起“直通桥梁” 渐冻症患者不再靠输液“吃饭”】但因长期带管,易导致的呼吸道反复感染、肺部感染及咽喉肿痛等。同时这种方式破坏了正常的贲门功能,经常发生胃食管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有的患者会选择外科手术胃造瘘,但是其手术风险高,本就营养不良,对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增多,死亡率较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联合胰腺外科联合会诊综合评估后,拟为刘先生实施经皮胃造瘘术(PEG手术)。多年卧病在床,刘先生身体较为虚弱,使用麻醉药和镇定药的常规麻醉方案不可行。麻醉科李维副教授团队经过详细讨论和精心准备,不使用麻醉药和镇定药,制定了仅使用镇痛药的精准化镇痛方案。
术中,专家团队首先利用胃镜光源确定穿刺点并在体表进行标记,切开皮肤后,从口腔侧导丝绑定造瘘管,由腹壁侧导丝牵拉,将造瘘管经过口腔、食管、胃牵引出来,仅留下造瘘管的蘑菇头在胃内并紧贴住胃壁。手术过程中,操寄望教授、廖斐副教授以及助手汪洋配合默契,PEG手术顺利完成,搭建了从口腔到胃肠的“营养快线”。
术后,刘先生造瘘处恢复良好,胃上插了这根“营养快线”后,流质、半流质饮食直接输送到胃里。元月18日刘先生顺利出院。
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强调,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器官,更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通过肠内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实施PEG手术是给一些胃肠功能尚可,但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者(包括以下情况:如中风、球麻痹,痴呆、昏迷,晚期食管癌、鼻咽癌、舌癌、颌面部肿瘤、运动神经元病变患者如渐冻人等)提供营养支撑的重要途径。“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外科手术,具有经济实惠、安全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文/驻鄂采访人员钱忠军 通讯员宁亚飞 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