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田剑:打造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范例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2015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家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6年多来,医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托管模式的探索对于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有哪些意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之际,新华网河北频道专访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
新华网: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挂牌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田剑:手术量增长3倍多 很多是之前不敢做的
文章插图
医院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用数据变化来体现最直观。比如说门诊量,我们在2015年托管的时候,保定市儿童医院全年的门诊量约25万人次,而在2019年和去年,我们的门诊量达到了63万人次。再比如说手术量,在托管之前,一年不到2000例手术,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做了7000多例手术。比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是手术的难度。托管之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一、二级手术,现在这7000多例手术里,有将近三分之一是三、四级手术,就是高难度手术。
还有一些方面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比如说我们的干细胞移植科,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的团队大部分已经下沉到保定。因为在北京受场地、接收病人数量限制,它的发展也受阻。在保定,我们提供了场地和配套设施,换句话说,是为北京的专家团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保定医院也一跃成为该领域全国最顶尖医疗机构之一。
另外,在科研、教学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突破,我们现在已经有13个学科被评为保定市的重点学科,有10人成为河北大学的硕士生导师。
文章插图
新华网:还有哪些变化让您觉得托管的模式取得了成功?
田剑:激发出本地医务人员的内在潜力
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医院最大的变化是,我们把本地医务人员的内在潜力激发出来了。托管的任务目标就是,利用北京的优质资源促进保定的医疗卫生水平发展。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使它更好、更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我认为,如果不能激发当地医务人员的内在潜力,他们不能积极配合到这个工作中,肯定无法完成任务目标,也就不会成功。
为了激发大家的内在潜力,我们实施了很多管理制度。比如我们先后任命了7个“双主任”,就是说一个科室有2个主任,北京的主任负责医疗技术,保定的主任负责行政,密切合作,共同促进业务的发展。我们达到的一个状态就是“北京的专家愿意教,保定的医务人员愿意学”,这种“传帮带”的氛围非常好。以前,保定的医生对一些疑难病症见得少,所以不敢治,就转诊到北京去。现在有北京专家做后盾,这些病人留下来了,医生诊疗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文章插图
新华网:在“跨城托管”模式的探索中,您认为形成了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田剑:技术和管理缺一不可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认为我们的托管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方面是技术,就是引进北京比较先进的医疗技术;另一方面是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不能把北京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就不能提升保定的诊疗水平。而管理工作使得北京先进的技术,能够全面地融入到医院,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医疗水平。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到,我们医院医务人员的自豪感、自信心在不断增强。
- 团队|张文宏为什么叫“张爸”?本人回应:与医疗安全有关
- 诊所|7家医疗机构 近200名医护人员 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这样服务冬奥
- 上海市残联|上海市残联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约合作,推动康复医疗服务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
- 癫痫患者|国内首个癫痫患者可购百万医疗“癫痫保”上线
-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国际在线贵州报道(杨展凌):初春时节|六盘水市水城区:着力打造“五型”村居 “康养水城”展新貌
- 疑难|在厦就能问诊顶流医疗团队
- 社区|不具法人资格的卫生服务站能否独立承担医疗过错民事责任?一起二审改判案件给出答案
- 改革|避免过度医疗 为患者省钱
- 友善|大连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达85家
- 7个方法远离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