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2月17日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警惕“酵米面杀手”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文章图片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 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 , 短杆状、球杆状 , 两端钝圆、无芽胞 , 有鞭毛 。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文章图片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数2~24小时 。 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 , 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 , 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 , 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 。 一般无发热 。
可疑中毒食品
1.酵米面制品:臭米面、吊浆面、酸汤子等;
2.变质鲜银耳;
3.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山芋淀粉等) 。
在制作过程中 , 谷物需要长期在水中浸泡 , 使之发酵成酵米面 。 在潮湿环境下 , 吊浆面容易被广泛存在于外环境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 , 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毒毒 , 从而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 。 米酵菌酸毒毒其耐热性极强 , 煮沸或用高压锅121℃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 中毒后无特效药 , 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文章图片
来源:云南疾控
编辑:毕群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建军
长期接受来稿 , 投稿邮箱:zscc812@sina.com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文章图片
查看更多疫情动态
【来源:掌上春城】
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