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珍贵的调脾胃秘方,堪比黄金稀有!看看中医怎么讲解的吧( 二 )

茯苓|珍贵的调脾胃秘方,堪比黄金稀有!看看中医怎么讲解的吧
文章插图
李志刚教授讲过脾胃和其他五脏的关系:心是脾的母亲,心阳不足影响脾胃运化,脾胃运化失常也会导致心血失养肝失调达容易导致脾胃不和脾胃运化决定肺的津液气血的盛衰脾胃虚弱容易导致肾虚比较多见的,是肝与脾胃。现在很多人都是肝郁气滞,疏泄出了问题,肝气堵在那里,影响了脾胃的运化,这就是所谓的肝郁脾虚。肝气太霸道,横截逆堵,侵犯脾气,就容易让脾气偏虚,运化失常。中医里这叫做「木旺克土」,肝属木,脾属土,他们本身是一个相克的关系,肝木太旺,就容易克制脾土。很多人有「肠应激综合征」,一紧张肠胃就不舒服,或者肚子疼,跑厕所吧,又有排不净的感觉,或者根本不排。其实这就是因为精神过于紧张,肝气逆乱,才会引起肠道的过敏反应。这种一般是脑力劳动者、精神敏感的人容易患。《内经》里有讲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说,肝有病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肝病久了会伤害脾,所以要在脾没有受伤的时候,就把脾气补足,做好战斗准备。针对这种类型的脾胃病,路老有一水一粥一汤,贴在下面,大家可以参考。一水一粥一汤水:姜归糖水:当归15g、生姜15、红糖15,加适量清水煮后饮用,适用于虚寒腹痛。粥:茯苓栗子小米粥:茯苓20g、栗子15g、小米50g。先将茯苓及栗子研成细末,然后置于锅中,加水适量,和小米同煮成粥食用。茯苓|珍贵的调脾胃秘方,堪比黄金稀有!看看中医怎么讲解的吧
文章插图
汤:荔枝扁豆汤:荔枝10枚、扁豆30g。荔枝去壳取肉,与扁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即可,喝汤吃荔枝肉。在食用上方时,一定要忌酒和辛辣。其实养脾胃真的是不能一副药一次刮痧拔罐就行了的,要结合自己其他脏腑的反应,针对性的调养,大前提是不作死,减轻压力,避免不良情绪,不能过饥过饱,用餐要有规律、作息也是。适当运动,全面养生,这才是正确的操作。3,因人而异,也要因时制宜干啥都得因人而异,养脾胃也是一样,辨别体质以后,热了冷静些,寒了来点儿温暖的,这都是大原则。除了个人区别,四季调养上也有大原则。《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里有写:「若夫顺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暑,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欲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张仲景说过:「四季脾旺不受邪」,是说一年四季我们都要关怀呵护我们的脾胃,只有脾胃功能正常,人才能不容易收到病邪的侵扰。夏季如何养脾胃呢?脾胃虚寒的人,最适合用理中汤来温补脾胃了,这是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名方。理中汤,原方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这款理中汤,把白术换成了茯苓,这样既能温暖脾胃,也不会太燥。方中用干姜温补脾胃阳气,先把被耗伤的阳气补回来;然后用人参、甘草补益脾胃的津液和脾气,因为经常拉肚子、大便不成形,既伤津液又伤脾气;然后用茯苓来化脾胃的寒湿,因为阳气不足,阴寒湿气就容易滞留,就像没有太阳的天气,雾气不容易散掉一样。为什么要把白术改成茯苓呢?因为白术是通过温燥脾胃来去湿,现代人体质又比较复杂,很多人容易上火,但茯苓就不会了,它不温不燥,不寒不热,性子很平和,它是向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喝1~2周,喝一段时间就能感觉肚子里有个小火炉在慢慢升起、热量慢慢散开,肚子暖暖的、身体暖暖的。有些人胃口变好的,有些人放屁多了,这些都是脾胃功能变好的表现。夏天也是是吃生姜最好的季节,「春夏养阳」、能健脾胃,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又可使肠的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怎么吃:早上吃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