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感染“鹦鹉热”后差点没命,爱鸟人士要小心

作者: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高烧多天不退 , 出现严重“大白肺” , 典型的症状竟然不是新冠病毒感染 。
2月2日 ,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成功诊断、救治一例感染“鹦鹉热”的危重患者 。
专家提醒 , 能导致“白肺”的不仅有新冠病毒 , 其他病原体也可以导致肺部感染 , 爱鸟人士要警惕“鹦鹉热” 。
男子感染“鹦鹉热”后差点没命,爱鸟人士要小心】44岁的胡先生 , 来自南阳市 。 前段时间 , 他跟随当地的建筑队 , 来到福建漳州的一个深山里进行隧道作业 。
施工位置环山抱水、风景如画、飞鸟成群 , 给枯燥的施工作业增加了一些诗情画意 。 但谁也没有想到 , 美景的背后 , 竟然藏着潜在的危险 。
这天 , 结束一天的劳累后 , 胡先生突然出现毫无预兆的高热 , 体温达39.7摄氏度 , 并且伴咳嗽咳痰 。
“难道是阳了?”胡先生认为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 , 就自行应用了退烧药 , 但效果不佳 。
很快 , 胡先生病情加重 ,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 工友们立即联系车辆 , 把胡先生送回老家治疗 。
当地医院检查后 , 发现胡先生已经成了“大白肺” , 考虑为肺部感染、暴发性心肌炎 , 遂建议转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 。
患者入科后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 急查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只有40mmHg , 随即出现意识模糊 。
接诊医生张静主任、叶发民主任医师、王文华主治医师紧急给予经口气管插管 , 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 观察1小时后氧合指数仍无明显改善 , 与家属沟通病情的危重性后 , 紧急给予生命支持的最高级别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
男子感染“鹦鹉热”后差点没命,爱鸟人士要小心
文章图片
给予生命支持以后 , 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 。 一个身强力壮的中年人 , 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重的感染 , 外院已经多次查新冠核酸都是阴性 。
病原学不明 , 治疗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 作为一个从医40多年 , 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专家 , 张静主任敏锐的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 。
仔细研究病例的张静主任 , 像侦探一样 , 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 当她了解到患者有野外工作史后 , 心里顿时有了诊断方向 。 她与家属沟通后 , 紧急送了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 , 进行基因二代测序 。
24小时后 , 化验报告显示 , 患者竟然感染了鹦鹉热!
男子感染“鹦鹉热”后差点没命,爱鸟人士要小心
文章图片
诊断清楚后 , 张静主任紧急请药学部、呼吸科等多学科进行会诊 , 根据最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 紧急调用对症的抗菌药物多西环素给予治疗 。
在呼吸机和V-VECMO的强力支持下 , 同时积极给予抗感染、化痰、解痉、俯卧位通气、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 患者肺部感染较前明显好转 , 先后摆脱了ECMO和吸机机 。
男子感染“鹦鹉热”后差点没命,爱鸟人士要小心
文章图片
目前 , 连续复查胸片较前明显好转 ,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 已经转至呼吸科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
男子感染“鹦鹉热”后差点没命,爱鸟人士要小心
文章图片
鹦鹉热 , 又称鸟热 , 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 , 此种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 , 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至人 , 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 , 故命名为鹦鹉热 , 其感染后可能会引起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 其传染源多为病禽和病原携带禽类 , 人类感染主要由吸入污染排泄物 , 或接触病禽和携带病原的鸟、家禽、野禽等动物引起 , 反复追问患者家属及其工友其感染前病史 , 考虑患者感染可能与其工作环境相关 , 施工工地鸟禽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