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脱口秀舞台上的上海医生!( 三 )


走下脱口秀舞台 , 医生们与采访人员聊得最轻松的时刻 , 是聊他们的专业时 。
“有个病人在外院手术发生药物过敏 , 抢救回来了 , 但肿瘤手术没做成 。 到我们医院后 , 麻醉老师感觉病人应该是肌松药(一种麻醉药)过敏 , 想在手术前先查清过敏源 。 备好的药品一个个试 , 很快就明确了过敏源 。 后来 , 手术顺利进行 , 出院时 , 麻醉科老师给了这名患者一张肌松药过敏史卡片 , 今后任何麻醉医师看到都会明白 。 ”宣贝贝说 , 就这样一个个小瞬间 , 积攒着她作为麻醉医生的成就感 。
巴突尔难忘自己第一次站上手术台的时刻 。 “以前 , 我关注过一些医学题材的影视片 , 对医生临危不乱的场景心生崇拜 , 但自己真正站上手术台的这一刻才知道 , 能担起生命之托的并不是医生的勇气 , 而是学识 。 ”
说脱口秀 , 对他们来说 , 带来了暂时与医学生活的抽离感 , 无异于一种解压 。 但他们终归心有所属 , 正如一位选手所言 , “不考虑全职说脱口秀” , 因为“没有哪个职业比当医生更吸引我” 。
“没讲过脱口秀的医生 , 科普生涯是不完整的”
今年3月 , 这群说脱口秀的上海医生将在一些线下脱口秀舞台重聚 。 眼下 , 每个人正积攒着各自的独家故事 。
在医生这里 , 很多真实发生的故事会把人逗乐 。 “胃肠手术前要患者禁食 , 我们会跟患者交代 , 不要吃饭哦 。 结果手术当天 , 跟患者二次确认:没有吃饭吧?患者说 , ‘医生 , 没有吃饭 , 我喝了粥……’”李方圆哭笑不得 , “患者推着我们医生 , 永远要多想一点 。 ”
还有一次也是李方圆当值 , 半夜要去病区查看患者 , 检查尿量 。 这天 , 夜深人静的病区里 , 一名患者的心跳数据波动明显 。 怎么回事?他走到床头 , 患者看清是他这才发声 , “医生你穿一身黑干啥?!”医患之间 , 面面相觑 , 又急 , 又好笑 。
笑过之后呢?“医学的严肃属性 , 让它与脱口秀的‘搞笑’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壁垒 , 要把严肃的东西说得好玩 , 不容易 。 ”更多时候 , 李方圆会去琢磨如何让表达更有科普效果 , 而不仅仅是“笑果” 。
洪满怀在决赛上“直击”保健品虚假宣传 。 “说起颈椎病 , 大数据给我推送过一款钛合金项链 , 据说可以缓解疲劳治疗颈椎病 。 广告说钛合金植入体内 , 对身体没有影响;广告又说 , 钛合金戴脖子上 , 可以给颈椎带来健康影响 。 你倒是给句准话 , 植入人体跟我骨肉相连没有影响 , 外挂在脖子上反而产生影响了 , 你这是正经钛合金吗?”洪满怀不需要观众回答 , 继续开讲 , “商家还说 , 能治疗不仅仅颈椎病 , 内、外、妇、儿领域的毛病 , 没有不拿手的 , 好像俘虏了十多个专家医生 , 全戴脖子上了 。 ”
说脱口秀 ,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风格 。 比如 , 会四国语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董曦医生“主攻”辅助生殖谣言 。 有人问她 , “董医生 , 我这颗精挑细选的胚胎以后是北大清华的料?”有人担心“促排卵针催人老 , 两针促排卵下去 , 直接要去跳广场舞了?”董曦逐一粉碎谣言 。
“枯藤老树昏鸦 , 树上吊着大爷大妈” , 围绕老年人危险健身的科普 , 《健康脱口秀》第一季冠军、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医生曹鹏说 , “如果我在舞台上的话 , 能被一个观众听进去 , 手术台上少一名患者 , 我就成功了 。 ”
“没讲过脱口秀的医生 , 科普生涯是不完整的 。 ”这是《健康脱口秀》第二季收官时 , 担任评委的葛均波院士说的一句话 。 有人感言 , 这句话让医生们“卷”出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