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基因|在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能喝,藏族解酒能力排第一,哪里人酒量垫底?】
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 酒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饮品 。 但是 , 作为拥有数千年饮酒历史的民族 , 中国人的酒量到底如何?小酌怡情 , 大作伤身 , 真的是这样吗?
与其他地区相比 , 东亚人喝酒后脸红的现象尤为明显 , 甚至有“亚洲脸红症”的称号 。 中国是“脸红大国” , 而脸红的人不太能喝酒也是众人皆知的 。 那中国人真的是不太能喝酒的民族吗?决定酒量的关键是肝内的两种解酒酶:乙醇脱氢酶 (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 。 饮酒后第一步 , 酒精会在ADH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毒性的乙醛;第二步 , 乙醛再在ALDH的帮助下变为无毒的乙酸 。 脸红的原因就是 , 第一步产生的乙醛会引起血管扩张 。
其实 , 中国人的解酒能力在第一阶段毫不逊色 , 甚至比其他国家更优秀 。 因为中国人普遍带有ADH1B基因变异 , 这会大大提高ADH的活性 , 减少乙醇在体内的积累 。 可以说 , 中国人一出生 , 就在解酒的第一阶段完美胜出!但到了第二阶段 , 我们的先天不足就暴露无遗了 。 ALDH存在一种ALDH2 rs671基因型突变 , 这种突变会导致ALDH的活性下降 , 不能很快地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 《Cell Research》就发文指出 , 通过对中国全民族的基因组分析发现 , 中国人的ALDH 纯合突变率为4.50% ,杂合突变率为34.27% , 明显高于欧洲和非洲人群 。
doi: 10.1038/s41422-020-0322-9这意味着 , 约1/3的中国人先天就携带这种突变基因 , 而ALDH突变的个体具有更高的乙醛积累风险 。 加之中国人的乙醛生成能力更强 , 最终就导致了体内乙醛的大量积聚 , 沾酒就脸红的现象也就非常普遍了 。 也可以说 , 中国人的小酒量是写入了我们的基因 。 对酒的偏好和ALDH突变关系密切 。 中国男性中 , 无ALDH突变的群体平均酒精摄入量为每周157克 , 杂合突变和纯合突变者则分别为每周37克和3克 , 他们中饮酒者的比例分别为 45%、16%和1% 。 ADH突变对饮酒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 表现为无突变的饮酒最多 , 纯合突变者最少 , 但不如ALDH突变的影响明显 。
doi: 10.1016/S0140-6736(18)31772-0研究同时发现 , 中国北方人群的确比南方人能喝酒 。 因为 , 北方人群的ALDH突变较少 , 酒精代谢能力强于南方人群 。 各民族之间来看 , 藏族、蒙古族和彝族同胞的ALDH突变最少 , 解酒能力排名第一;而岭南和东南部的汉族人群酒量垫底 。
doi: 10.1038/s41422-020-0322-9先天不足 , 后天来补 , 酒量也可以练出来?某种程度上来说 , 酒量确实可以练出来 , 因为反复饮酒会让身体逐渐适应酒后头晕眼花的症状 , 出现酒量变大的感觉 。 有研究显示 , 长期喝酒后 , 主观的酒精耐受度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但在客观上 , 解酒酶并不会因为多喝酒而明显变多 , 也不会出现基因突变率的改变 。 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并未真的减少 , 练出来的酒量其实只是一种假象 。 而有些人通过锻炼可以千杯不醉 , 其实是解酒酶先天活性就很高 , 潜能被挖掘出来而已 。 既然天生酒量小 , 那我们就小酌怡情 , 毕竟大酌才伤身?过去确实有许多研究都认为 , 适度饮酒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 。 《柳叶刀》就刊文称 , 酒精摄入量与中风、脑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U型关联 , 也就是说相比于禁酒和酗酒者 , 适度饮酒似乎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
- 立春后气温还保持在零下有点冷,多吃3种平安果,寓意健康平安
- 肾病患者,若身体出现这3个现象,可能肾病在好转,别太担心了
- 中国人“脱发”提前了20年,“防秃”产品会有效吗?
- 行医|老中医行医80多年,离世后将特效药方刻在墓碑上,供后人借鉴
- 癌症或许“偏爱”5类人,希望你不在列!吃4种碱性食物,利于健
- 一组适合在家训练的力量动作,帮你练出紧致好身材
- 中国人“脱发” 提前了20年,“防秃”产品会有效吗?
- 基因|这4种习惯,或会加速阳气流失,劝各位女性朋友平时注意规避
- 舌尖上的中国---西瓜的秘密
- 养生保健:春季四款“祛火”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