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星火介绍 , 病例发病前14天内均无外省市旅居史 , 工作期间偶尔会收发国际邮件 。 病例于1月13日出现嗓子痒症状 , 1月14日出现乏力、发热症状 , 1月15日肺部CT未见新冠肺炎典型表现 , 综合1月14日、15日、16日病例标本的核酸检测CT值的变化 , 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 , 初步判断病例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 。
建议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 收到境外邮件要注意!
既往我国多个省(市)也曾报道经冷链或非冷链物品传播的案例 , 近期我国多地也曾有境外邮件及其他物品阳性的报道 。 新冠病毒可在低温下长时间存活 , 冬季经物传播的风险增大 。
目前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发 ,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一是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
二是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 , 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 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
三是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 , 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 , 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
四是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 , 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 , 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 , 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
五是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 , 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 , 更换口罩 , 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作了最新解答:
1.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
2021年11月9日 , 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 。 11月26日 ,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 。 全球新冠病毒数据库GISAID显示 , 截至2022年1月17日 , 118个国家提交了奥密克戎病毒基因组序列374314条 。 目前 , 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 。
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 , 12月9日首次输入我国内地 。
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
多国流行病学数据提示 ,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 。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2月23日关于奥密克戎的简报显示 , 其家庭续发率为15.8% , 高于德尔塔的10.3% 。 英国卫生安全局数据显示 , 2021年12月19日至20日 , 伦敦90%和英格兰76%的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 。 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数据显示 , 在2021年12月26日至2022年1月1日的一周内 , 美国本土95.4%的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 。
3.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效果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 ,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 但对其预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 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 。
4.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影响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 , 其突变位点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 , 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5.有关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措施
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的快速流行趋势 , 近期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均建议民众加强日常卫生防护(洗手、戴口罩和安全社交距离) , 卫生部门加强疾病监测、疫苗接种 , 尤其是为一线医护人员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
6.我国的应对措施
我国“外防输入 , 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 。 中国疾控中心已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 , 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及关联的本土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 , 有利于及时发现可能输入或关联本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
- 喝牛奶|为什么不建议女性天天喝牛奶?提醒:喝牛奶牢记4点,更营养
- 牛奶法|失眠痛苦不堪,教你3种办法,远离失眠,让你好眠无烦恼!
- 张奶奶|为危重患者保驾护航!全院大会诊助力我院综合诊疗能力不断提升
- 骆驼奶营养多好 专家为您解答
- 养乐多与酸奶的常见问题 专家为您解答
- 奶奶说不管穷富,大寒前多吃“招福”菜,多吃福气满满,越来越顺
- 牛奶补钙高手 应如何去喝
- 酸奶营养好 何时喝才更好
- 你饿了么 饿了也不能吃的食物
- 牛奶|腰间盘突出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