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胖就不要胖,《科学》发现肥胖时的负面影响,减肥之后会长期存在

能不胖就不要胖,《科学》发现肥胖时的负面影响,减肥之后会长期存在】▎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我们想必已经听过不少有关肥胖危害的介绍 , 如果个体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状态 , 那么代谢和免疫等相关功能就可能会受损 。 而一些动物实验也证实 , 减重可以抵消肥胖时产生的这些风险 , 并恢复正常的功能 。
不过 , 《科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再次给肥胖患者发出了新的警报 , 研究发现个体一旦经历过肥胖 , 即使后期减肥了也会保留肥胖时期的一些异常生理特征 , 因此最好做到能不胖就不胖 。 论文指出 , 肥胖通常可以通过重编程造血干细胞引起全身性的炎症 , 并且使免疫细胞长期保留炎症特征 。
能不胖就不要胖,《科学》发现肥胖时的负面影响,减肥之后会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作者等人在分析肥胖相关疾病时就发现 , 一些疾病和代谢异常基本无关 , 但是肥胖个体患上这类疾病的风险居然也会更高 , 例如老年性黄斑变性原本属于神经炎症性疾病 , 然而却总能与肥胖联系上 。
而新研究也确定了这是肥胖时期免疫细胞异常留下的隐患造成的 , 肥胖个体的循环系统中会存在大量游离的脂肪酸 , 而这些脂肪酸可以直接改变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内的先天免疫细胞 , 使其成为炎症表型 。
在小鼠模型中 , 作者尝试用高脂饮食培育了一批肥胖小鼠 , 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观察到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巨噬细胞(ARM)朝着促炎表型发展 , 这些细胞有着许多炎症基因开始显著表达 ,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b和白介素6 。
能不胖就不要胖,《科学》发现肥胖时的负面影响,减肥之后会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小鼠在恢复健康饮食减重之后 , 研究者重新检测了它们的脂肪组织 , 结果可以看到这些炎症型ARM仍然存在 , 并没有随着肥胖消失而减少 。 仔细分析后 , 作者发现肥胖改变了ARM的表观遗传 , 从而使得激活蛋白1(AP-1)的染色质结合位点被打开 , 促进了炎症基因的表达 。
这些表观遗传的改变会在细胞中保留下来并传递给子代细胞 , 因此ARM可以长期地使炎症基因处于激活状态 , 无论个体是否已经解决了肥胖问题 。 这些炎症型ARM也并不会一直待在脂肪组织中 , 而是会自由地移动到其他部位 , 当ARM进入眼睛启动炎症程序后 , 就可能会促进黄斑变性的发生 。
能不胖就不要胖,《科学》发现肥胖时的负面影响,减肥之后会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肥胖时期在巨噬细胞留下的表观遗传变化 , 会影响之后的细胞表型和眼睛功能(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研究者尝试利用激光诱导了一些黄斑变性小鼠 , 结果与一生中从未肥胖过的小鼠相比 , 有肥胖史的小鼠更容易产生脉络膜新生血管 , 这是黄斑变性的典型特征 。 而如果人为地破坏掉小鼠的骨髓细胞种群 , 即使小鼠肥胖过 , 它的视网膜功能障碍也会恢复 , 而黄斑变性的发展也会被阻止 。
这些结果都提示 , 被肥胖影响的巨噬细胞将持久地影响个体健康状态 , 因此没有肥胖的个体需要尽量保证自己远离肥胖 , 减少留下表观遗传异常细胞的可能 。 当然 , 研究者也正在考虑将这一发现转化为新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向 , 比如通过重新编程巨噬细胞来改变它们的表观遗传 , 以此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 。
参考资料:
[1]Obesityconfersmacrophagememory.Science(2022).DOI:10.1126/science.adf6582
[2]Pasthistoryofobesitytriggerspersistentepigeneticchangesininnateimmunityandexacerbatesneuroinflammation.Science(2022).DOI:10.1126/science.abj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