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Fate最新ASH数据解读及iPSC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专访刘晓东博士( 二 )


尽管目前疗效持久性的数据尚不完整 , 但积极的结果让业界备受鼓舞 , 未来将进一步通过PFS(无进展生存期 , Progression-Free-Survival)和OS(总生存期 , Overall Survival)的数据进行临床疗效验证 。
iPSC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动脉网:以Fate为例 , 我们可以窥见出哪些目前全球iPSC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
刘晓东博士:此次Fate在ASH年会 , 共发表了3个口头报告和5个壁报展示 。 除了引人注目的FT516和FT596相关数据外 , Fate还分享了iPSC细胞来源的CAR-T细胞产品FT819的批量生产;针对肿瘤新抗原靶向的现货型细胞药物开发策略;抗肿瘤机制与iPSC来源的T细胞结合后在克服肿瘤异质性和癌症逃逸方面的协同效应等 。
除此以外 , Century等iPSC细胞药物公司也在ASH年会中各自发布了自己的结果 。 这些都说明 , 基于iPSC的细胞疗法领域发展迅速 , 未来大有可为 。 同时 , 新兴技术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持续优化与挑战 , 其中主要包括iPSC技术本身的工业化转化与分化潜能的瓶颈 , iPSC来源产品的安全性与持续有效性挑战 , 以及iPSC来源产品的可发展空间拓展这三个方面 。
iPSC技术目前本身存在一定的瓶颈 。 在工业化方面 , iPSC需要完成从实验室级别产品向制药工业化细胞药物方向的转化路径 。 这一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工业界、科研界等各方协同与合作 。 目前Fate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 , 并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 。 另一方面 , iPSC理论上可以向各种组织器官细胞类型进行分化 ,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重编程后iPSC分化潜能不足 , 包括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表观遗传记忆和异常 , iPSC细胞系之间存在异质性等问题 , 均限制了iPSC细胞药物的研发 。 针对这一问题 , 科学界一直在探索 , 我们基于多年在体细胞重编程细胞命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 , 开发了特有的体细胞重编程方法 , 显著提高了iPSC的干性和未来产业化的潜能 。
关于iPSC来源产品的安全性与持续有效性 , 一方面 , 在成瘤性、稳定性等方面 , 大家对iPSC来源的产品存在一些顾虑 。不过 , 随着iPSC细胞药物在GMP生产过程中的严格质控方法的建立 , 临床前评估方法把握性的提高 , 以及目前Fate临床试验结果的反馈 , 在安全性方面虽然存在挑战 , 但通过我们已经建立的体系 , 可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
另一方面 ,iPSC来源产品疗效的持久性的挑战 , 也是未来进行持续优化的发展趋势 。 比如加入相关合成组件对iPSC来源产品进行改造 , 科研界的同道和我们既往在科研工作中都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向大家展示更多的成果 。
动脉网:回归到您本人 , 作为iPSC领域的科学家 , 下一步您打算如何学以致用 , 助力该新兴行业的发展?
刘晓东博士:我们相信iPSC来源通用型细胞疗法是终极解决方案 , 基于我和其他核心成员此前在iPSC科研领域和工业界多年的积累 ,我们希望我们团队可以在这个领域做出我们的贡献 , 为无数病患提供负担得起的细胞疗法 。 因此我们成立了艾凯生物 , 致力于开发iPSC来源的通用型细胞治疗药物 。 艾凯生物成立10个月以来 ,已成功搭建了iPSC重编程平台、iPSC基因编辑平台和算法指导的iPSC分化平台等 , 有针对性的 , 高效的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技术痛点 。
目前 , 艾凯生物完成了临床级细胞库的建设 , 与普米斯达成了全球战略合作 , 共同开发多款针对实体瘤的iPSC-CAB-NK细胞治疗产品 , 实现了科研级产品向工业级产品的研发转化 , 现已启动了苏州2500平米的GMP生产车间项目建设 。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 艾凯生物将为无数病患带来安全、快速、有效的细胞疗法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