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药制剂是中药现代化中的重要环节,中药制剂创新是为了让中药更好地被更多人接受。”江西中医药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刘红宁告诉采访人员。
近日,采访人员走进位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草药的独特香味扑面而来。实验室内,团队负责人刘红宁正在指导研究员们分析实验数据。除了上课,他的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发展|守正创新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药制剂创新助推中药现代化
“过去中药制造的技术较为简单,大部分药品不仅外形上‘粗大黑’,口感上的‘苦涩酸辛’也是很多人不愿服中药的原因之一。”刘红宁深刻感受到,要让更多人接受中药、提升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在保持中药传统疗效的前提下,创新中药制剂制造技术,改善人们对中药药剂“剂量大、服用不便、口感差”的刻板印象很重要。
2002年,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正式成立。研究中心汇聚了一批中药制剂人才,组建中药制剂创新团队,致力于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发展。
随着对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团队成员们认识到,要做好制剂,不仅要对制剂技术进行创新,还要对制剂装备进行改进。但是,中药片剂制造从普通压片到大片压制、高速压片,再到包衣成型,国内没有基础,国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
2015年,团队申请成立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中药制剂装备的制造进行研究和创新。目前,团队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格中药片剂高速压片技术、大容量大规格中药片剂包衣技术等核心技术和装备8台(套),实现了高效节能降耗中药制药装备国产化。其中,团队首创的大容量包衣与高速压片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已推广应用到国内20多个省市265家企业,占有率国内第一,并出口美国、德国、英国等12个国家。
为疫情防控贡献江西中医药力量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团队成员冯育林敏锐地察觉到,他研究多年的中药白头翁栓剂或许可以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帮助。
为了将药物的研究资料尽快送到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正月初二开始,冯育林带领新药研究小组成员迎难而上,严格按照新药申报要求,用一周时间完成了数万页的研究材料打印和装箱。“当时只想着能尽快送过去,早日通过审批投入生产,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冯育林说。在团队的努力下,白头翁清肺栓在疫情暴发期间获得临床研究批件。同时,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明主编,江西中医药大学承担编撰的《面向国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COVID-19)诊疗建议方案(1.0)》,得到多国顶级专家的热议和好评,这也是江西首次向世界分享中西医结合抗疫经验。
多年来,刘红宁领衔的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始终坚持创新,团结奋进,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尽快成长,让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为了让中药被更多人接受,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制造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中药制剂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10月28日,团队荣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传承中药制剂精华,研制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的中药制剂设备,让中药制剂更加绿色环保、高效低耗,让药品疗效更好、使用更方便、口感更舒适,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刘红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