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 , “全市发热门诊量从高峰的26日开始逐步下降”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往来急诊的救护车 , 却变得更忙了 , 12月26日 , 仅瑞金医院急诊 , 就接了92辆救护车 , 是平时的整整3倍 。 上海那轮疫情时 , 高峰期也只有51辆 。
心梗、脑梗等突发患者 , 已占满了医院的床位 。 那些有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基础疾病的老人 , 也更多地被医院留了下来 。 仁济医院急诊留观患者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77岁 。
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相对低 , 且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对一些人产生的保护效力只有50%左右 , 甚至更低 。
据研究 , 相较于年轻人来讲 , 65岁以上、75岁以上、85岁以上的老年人 , 感染新冠肺炎以后重症的风险分别是5倍、7倍、9倍 , 死亡风险分别是90倍、220倍和570倍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不久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老年人、有基础病患者 , 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 , 一定要做好防护 , 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 。 在这个流行高峰感染 , 可能会出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或者挤兑的问题 , 导致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仅用了半个多月 , 新冠疫情冲击波已经从北上广一线城市顺着人流 , 陆续抵达三四线城市及更远的村镇 。 随着2023年春节渐近 ,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双向流动会更加频繁 。 感染高峰之后 , 向重症发展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多起来 。
由于形势变化太快 , 很多地方医疗系统尚不能及时筑起防护 。 尤其 , 当老人和慢性病患者身份重叠 , 容易发展为危重症 , 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 。
丁香医生一篇文章称 ,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 , 假设一个州预留了25%的ICU床位给新冠患者 , ICU床位使用率每增加1% , 将在未来七天内使因新冠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2.3人 。
目前国内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 , 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 , 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 , 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 焦雅辉在2022年12月27日发布会上表示 , 我们提出一个要求 , 就是对于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 。 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
需要ICU , 更需要均衡医疗资源
医院在尽量安排老年新冠阳性、伴随其他基础病的患者入院 。 “主要是75岁以上的老人 , 昨天收治了一位100多岁的 , 都是基础病比较重的脑出血、偏瘫、肿瘤、血透患者 , 还有长期卧床的 。 ”贾凌说 。
这意味着需要ICU病床的 , 不仅是新冠肺炎患者 。
按国家卫健委要求 , 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 。 然而 , 对大多数医院而言 , 感染潮还是太快 , 准备的时间太仓促 。
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 , 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 , 截至2022年8月 , 开放ICU床位58张 , 没有达到4% 。 在2022年11月22日 , 该院ICU提交了筹建重症隔离病房、组建新冠患者重症治疗预备梯队的方案 , 将急诊隔离病房、学系综合病房、MICU(内科重症监护室)陆续投入使用 。
“经过近三年的提升 , (仁济)医院现在有近170张ICU床位 , 已经接近总床位数的10% , 但按照‘十四五’的规划目标 , 要提升到200张以上 。 ”郑军华说 。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 , 各个专科ICU , 也要按照综合ICU标准扩容改造和建设 。 也就是需要的时候 , 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资源 。
南京逸夫医院22张专科ICU在12月底已全部转换给了新冠阳性患者使用 , 一个拥有20张病床的后备ICU , 也已投入使用 。
- 重症医学专家建议:感染后不妨“趴睡”
- 多地市民求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医生:可提升免疫力,但不是专门针对新冠
- 我们打开国门,美国却重启新冠检测!经济回到疫情之前还要多久?
- 阳康后,抓紧调理肠道生态,减少新冠感染的远期健康影响
- 8:30直播 | 2022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高峰论坛
- 重症高峰就要来了,我们严重低估了病毒,高估了人性
- @青浦市民,新冠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疫苗开打啦
- 抗击新冠 | 多补维生素就能成为免疫力超人吗?
- 广东药学专家制定新冠感染重点用药解读!这些药物进医保
- 热炒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有必要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