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查报道|那些“突然出现”的家庭医生,究竟可以做什么( 五 )


北京市大兴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外科医生杨铭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 今年一整年他都没怎么在医院 , 除去要去疾控帮忙做流调工作以外 , 也要去隔离点各处支援 。
根据全国疫情防控政策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22年年初 , 便不再接诊所有的发热患者 , 其主要提供的基础医疗服务 , 包括疫苗接种和针对老年人的基础病开药服务 。
2022年开始 , 正像杨铭所经历的那样 , 大量城市基层社区医务人员被抽调参与各种疫情防控任务——参与区域内的全民核酸“大筛” , 配合疾控部门完成“密接”流调 , 为隔离的居民进行上门核酸检测 , 以及支援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 。

直到12月8日国家发布优化疫情防控的“新十条” , 才宣告基层社区诊疗秩序得以全面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局面 。
“新十条”第七条指出 , 要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 针对“新十条”的政策解读中 , 重新提及了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引导新冠患者在基层首诊 。



问诊台旁贴有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介绍 , 可以扫码了解详情 。
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12月15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基层防疫工作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 主要是从过去的早发现、早隔离 , 重点防感染 , 向实施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救治转变” 。
目前 , 上海市民与家庭医生签约 , 可以通过登录“上海健康云APP或者小程序” , 凭借自己的医保卡、身份证或相关诊疗信息在线上签约 。 签约成功之后 , 即可向在线的家庭医生做图文的健康咨询 。
听起来 , 公众要使用家庭医生服务的流程似乎并不复杂 。 但实际上 , 实现诊疗的连续性 , 才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所在 。 无论是老人 , 还是慢病患者 , 家庭医生对应的都是相对固定的签约居民 , 因此可以对病患的病情档案掌握、完整跟踪 。 这也是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建立的初衷 , 可以借此连续性以及家庭医生对社区病患的熟悉性 , 分流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
杨铭欣慰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又重新回到了2019年的光景 , 基本上没有什么外派了 , 除去出去进修以外 , 剩余时间基本上都在科室里上班 。 家庭医生的病人来源主要依靠此前医生们与社区、居委会等多方建立起的信息共享群 。 李南林直言 , 在接诊流程上 , 她更希望居委会能在群里“先直接@她 , 然后自己会给病人回电话” , 这样的工作方式会让她觉得不那么临时 , 且具备选择性——可以等自己门诊工作相对空闭的时段更从容地回电话 , 更好帮助病人做就诊指导 。
【饮食|调查报道|那些“突然出现”的家庭医生,究竟可以做什么】(应采访对象要求 , 李南林、王新、杨铭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