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阳性患者肺炎率达45%,奥密克戎毒性为什么没有那么“温和”?( 二 )


我们先来看一看数据 。
今年7月 , 《疫苗》杂志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 , 报道了北京今年1月至四月间新冠感染者中肺炎发病率的真实世界数据[1] 。
当时北京并没有太多感染 , 研究者总共收集到265个阳性病例 , 其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为8.3% , 轻症(无肺炎)病例占58.9% , 普通型(有肺炎)病例占32.8% 。
病毒基因测序表明 , 41.9%感染的是德尔塔毒株 , 58.1%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 。
分别比较一下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感染者 , 会发现德尔塔感染者中肺炎患者(普通型)较多 , 占56%;而奥密克戎感染者中肺炎率下降了 , 只有16% 。
65岁以上阳性患者肺炎率达45%,奥密克戎毒性为什么没有那么“温和”?
文章图片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 , 轻症的比例确实大大增加了 , 但并不是就没有肺炎了 。 这就是中国的实情 , 并不是“放开”之后才发生的事 。
16%的肺炎比例 , 不算罕见了 。 既然如此 , 即使如今大家全都是奥密克戎感染 , 为什么期望没有一例肺炎呢?
我们用这个比例推算一下 , 假设某市有1000万感染者 , 那么目前会有160万人出现肺炎 。
65岁以上阳性患者肺炎率达45%,奥密克戎毒性为什么没有那么“温和”?
文章图片
▎@协和医生DO先生称 , 昨天收进来的一例COVID-19患者 , 肺部CT显示双肺几乎已经全白了 , 病人70多岁 , 既往有癌症病史 , 感染后最开始的症状是喘憋 , 感觉呼吸困难 , 后来直接出现意识障碍 , 目前已经进行气管插管 , 打了呼吸机 , 氧饱和度依然只有90% 。 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患者 , 目前依然是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肺炎 , 属于高危人群 , 一旦出现呼吸困难 , 一定要及时就医 。
65岁以上阳性患者肺炎率达45%,奥密克戎毒性为什么没有那么“温和”?
文章图片
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肺炎的比例
需要指出的是 , 上述报告只有265个病例 , 虽然“麻雀虽小” , 能够对肺炎的发病率进行勾画 , 但是只能作为参考 , 因为可能无法准确表明整体的实际情况 。 而且研究考察的是今年年初时北京的情况 , 如今奥密克戎继续变异之后 , 毒力也会发生改变 , 北京居民疫苗接种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 。 并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所谓的德尔塔毒株的存在 。
而根据这份研究的结果 , 接种疫苗确实能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 不管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 , 在接种疫苗之后 , 肺炎的比例都大大下降了 。
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德尔塔感染者 , 肺炎比例是85%;接种疫苗后 , 肺炎比例下降 , 在接种完“2针疫苗+1针加强针”之后 , 肺炎比例下降为42% 。
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奥密克戎感染者 , 肺炎比例是28% 。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 , 奥密克戎确实比较温和 , 即便不打疫苗 , 肺炎的发病率也低于接种过加强针但感染了德尔塔的人群 。 接种疫苗可以进一步减少奥密克戎感染后肺炎的比例 , 在接种完“2针疫苗+1针加强针”之后 , 肺炎比例下降为10% 。
在这个研究中 , 感染者所接种的疫苗是灭活疫苗 。 研究结果表明灭活疫苗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 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 大多数国人接种的灭活疫苗能预防肺炎 。
但目前更多的研究也表明灭活疫苗的保护率较低 , 且保鲜期也较短 , 并不是最理想的疫苗 。 而国外接种了较多的mRNA疫苗 , 保护率要高一些 , 效果也能持久一些 。 这一差别 , 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国内近期的肺炎患者大幅增多 。
65岁以上阳性患者肺炎率达45%,奥密克戎毒性为什么没有那么“温和”?
文章图片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肺炎比例更高
中国与其他国家还有一个差别 , 就是老年人中的疫苗接种率较低 。 面对着严重的疫情 , 国外优先接种疫苗的是老年人 , 因为他们是最先需要保护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