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自己阳了:该怎样应对“幻阳症”?

文|静子
日前 , 网络上频频冒出一种新的“不明疾病”——“幻阳症” 。 患者总幻想身体出现发烧、头痛、咽痛等异样 , 并参照阳性症状反复比对自身 , 比如多次吞咽口水以判断嗓子是否干疼、身体感到燥热便忍不住测量体温、一天测多次抗原等 。
幻想自己阳了:该怎样应对“幻阳症”?
文章图片
怕“阳”不来 , 又怕它乱来 。 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 ,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数量在近期内有较大增幅 。 在此现实背景下 , 某些人沉浸于网络上众多“阳过”人员的现身说法 , 并时不时将病症投射在己身 , 稍感不适便自我怀疑“难逃一劫” 。 他们普遍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既希望“早阳早好” , 又深深地“恐阳” , 视病毒为可怖的洪水猛兽 。 从专家解释看 , 幻阳症反映了人们对未知情况的焦虑 , 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 公众无须过度恐慌 。
幻想自己阳了:该怎样应对“幻阳症”?
文章图片
正确认识幻阳症是第一步 , 而对症下药纾解负面情绪则是解题的归宿 。 从年龄分布看 , 青壮年群体是高发易发人群 。 其中的原因不难被想见:他们正处“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 生活的艰辛要求其努力工作、不负期待 。 这部分年轻人对阳性症状格外敏感 , 充斥于网端的涉疫消息是其关注的重点 , 他们或以调侃、或以严肃的口吻诠释着自身对病毒的理解 , 助推幻阳症在网络渐成一定规模 。
说到底 , 幻阳症的产生根源在于人们谈“疫”色变的认知 。 三年来 , 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发生新变化 , 现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已有所减弱 。 然而部分人仍不能正确看待政策的优化调整 , 内心仍然因担忧感染而保持着过度警惕的状态 , 从而陷入“选择性关注”的认知误区 。 正因此 , 不当用药、过度囤药等非理性行为不时见诸报端 。
幻想自己阳了:该怎样应对“幻阳症”?
文章图片
“心病还须心药医” , 破解幻阳症这一心理反应需要我们正视焦虑 , 努力做好情绪“修复”工作 。 从形成正确认知的角度讲 , 我们必须明确新冠肺炎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 , 其可防、可控、可治 , 公众大可不必过分“妖魔化”病毒 。 近来阳性患者不断康复的实例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 此外 , 积极的心理调适同样不可或缺 , 比如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 , 保持一定的生活工作节奏 , 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以获得心理支持 。
疫情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 , 一些人的身体或许正经历阳性症状 , 一些人的心理或许正经历幻阳症 。 非常时期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 我们须时刻保持良好、乐观的精神面貌 , 尽快走出阴霾的笼罩、拥抱灿烂的明天 。
【作者】孙文静
幻想自己阳了:该怎样应对“幻阳症”?】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