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于未然 四川创“全周期”中医治未病体系( 二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王超告诉采访人员 , 该院通过5年对医养结合的探索 , 形成了“以医助养”的新型养老模式 , 将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中 , 全面提升了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 , 解决了“养老院看不好病 , 医院养不了老”的难题 。
厚植发展土壤
创新机制培养中医治未病人才
把脉开方、针灸治疗……走进成都邛崃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 中医师缪奇祥正在认真接待病人 , 并指导病人如何预防疾病 。 从医20多年了 , 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治未病老中医 , 也培养了不少新兴中医治未病人才 。 “通过制定工作室制度 , 老师带徒弟 , 半年轮换培育年轻的中医医生 , 帮助他们打牢基础 , 提升水平 。 ”缪奇祥说 。
中医传承离不开年轻人 , 这是四川不断加强培养中医治未病人才的一个缩影 。
当前 , 四川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 , 更为中医治未病人才培养厚植了发展土壤: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量、中医馆建设指标纳入了市州政府绩效目标考核 , 主要指标纳入对各市(州)中医药管理部门绩效考核;出台支持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十五条措施 , 首批198种院内制剂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出台《四川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 , 对8大类45项中医诊疗项目进行调整 , 上调幅度为20%……
采访人员从成都新都区了解到 , 为了培养中医治未病人才 , 该区还创新中医药人才管理 , 推进中医药人员“区管镇用”“镇聘村用” , 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改革 , 吸纳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其他专业人才参与治未病工作 。
为了适应中医药蓬勃发展新形势 , 四川还新增了中医药管理、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健康管理3个专业 , 推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专科人才队伍建设 。 尤其是单独设置基层中医药高级职称类别 , 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 进一步稳定和壮大了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 截至2021年年底 , 四川拥有中医药高级职称资格 , 并坚持在中医药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名 , 成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中坚力量 。
采访人员董小红成都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