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清明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名称是什么???」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 , 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 , 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 , 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 , 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 , 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 , 而且从此以后 , 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 。后来民间的百姓 , 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 , 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 , 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清明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文章插图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有什么故事?此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 , 作为鞭 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
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 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
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 还用面粉和着 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 在门的上方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种东西叫“之 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
清明节的传说原发布者:李鹏亚
清明节的传说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节的传说_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话说春秋时期 , 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 流亡途中 , 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 , 重耳没有了力气 , 站不起来 , 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 , 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 , 重耳喝了以后 , 体力好了 。
十九年以后 , 重耳做了国君 , 重赏了他流亡的功臣 , 就忘了介子推 。有人劝介子推面君讨赏 , 他最鄙视这种人 , 他打好行装 , 同悄悄跑到山上去了 。
重耳听说后 , 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 , 可山上树木太多 , 不好走 , 重耳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 , 结果介子推死了 , 还留下了一血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长清明 。
所以这天就是清明节 。
【清明节的传说_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二)】
春秋时期 , 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 流亡途中 , 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 , 又累又饿 , 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 , 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 , 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 , 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 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 , 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 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 , 流下了眼泪 。
十九年后 , 重耳作了国君 , 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 , 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 , 劝他面君讨赏 , 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 , 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清明节的传说清朝的时候 , 在辽东一带 , 有一户姓钱的人家 。
钱老头老伴死的早 , 下面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
他家里有一个豆腐坊 , 钱老头独自靠磨豆腐把这五个孩子拉扯大 。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儿 , 姑娘也
都出了嫁 。
钱老头过了花甲之年到了该养老的时候 。豆腐坊那起早贪黑的活 , 他早已干不动了 。
大儿子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豆腐坊 , 继续磨豆腐 。家里的地都给了老四种 , 老三则自己做起了小
钱老头一闲起来 , 孩子们马上就变脸了 。他们谁都不愿意把爹爹养在家里吃白食 , 互相之间来回
久而久之 , 钱老头的心 , 寒了 。
后来 , 老头索性谁家都不去了 , 自己回到祖上留给他的一间屋子度日 。
他整天出门晒太阳 , 串串门会会老友喝喝小酒反倒自得其乐 。
可令他难过的是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 钱老头当初的老友们 , 有一半的人已经过世了 。
人过七十古来稀 , 钱老头没活到七十 。他在六十八岁那年 , 寿终正寝了 。
钱家五个儿女都是等到钱老头去世以后 , 才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
他们谁都没和爹爹见上最后一面 。
等钱老头的五个儿女都到齐了 , 站出来说话的却是钱老头的挚友 , 孙老头 。
孙老头说:“你们家老爷子是我的老哥哥 。论交情我们俩处的跟亲哥俩一样 。钱哥哥临走前我在
场 , 他嘱咐了我几句话 。”
孙老头就把钱老头临终前的话告诉了他的儿女们 。
钱老头的老婆钱吕氏也就是孩子们早就过世的娘 , 嫁到钱家的时候 , 曾带来了一笔数目不少的嫁
可如今钱老爷子人走了 , 手里的这笔嫁妆钱还没花完呢 。
他说这笔钱 , 只留给自己最孝顺的那个子女 , 让孙老头做个见证 。
可这几个子女早就听说过一个故事 , 说的是也有一家老人去世了 , 骗他的子女说有遗产 , 只留给
最孝顺的一个儿女 。
结果他的子女在老人的葬礼上花了大价钱做了大手笔 , 可所谓的遗产只有一箱子石头 。
所以钱老头的这五个子女害怕上当 , 商量过后 , 他们都要求先看一看老人留下来的遗产 , 再做决
孙老头又说:“老哥哥都告诉我了 , 一定要先让你们看看那些钱 , 才能放心 。”
孙老头说完话来到炕梢 , 将立在炕梢的一口小酱菜缸打开 。
众人靠近一看 , 里面摞满了一串一串的铜钱!老大好事 , 上前把手插进缸一摸 , 喜上眉梢 。
老大说:“嗯!老爷子果然没有骗人 , 里面足足有半缸的钱!没有十贯也有八贯的!”
老孙头接过了钱老大的话茬:“没错!老爷子说这里面一共一万钱!足足十贯!另外算上这个宅
子 , 也能卖个六七千钱!”
在当时 , 这么多钱可不是小数目!这些钱能让一个五口之家 , 整日什么都不用做 , 坐着吃香喝辣
三五年的 。
孩子们这下可都来了精神 , 当场哇哇大哭起来 。
这个哭爹啊 , 你去的太早了 。
那个喊 , 爹啊 , 你快回来!
钱家的二姐哭的最凄惨 , 居然哭的晕了过去 。
然后这五家子女 , 这家一千 , 那户两千的拿出了好多钱 , 风风光光的把钱老头给葬了 。
这场丧事 , 在当时当地已经算的上是规格最高 , 最好的一场白事了 。
等钱老头入土为安 , 五家人聚在一起算账的时候 , 他们纷纷向老孙头讨好 。都说他们自己在葬礼
上表现的最孝顺 。
老孙头一字不说 , 只听这五家人在一起理论个不休 。后半夜了 , 也没理出个头绪 。
天快亮了的时候 , 老孙头终于开了口 。
“好了好了 , 你们的爹爹早就料到会这样 。老哥哥临终前也吩咐我了 , 倘若真让他料中你们五个
分不出谁最孝顺 , 这所有的遗产 , 你们五家人就平分了吧!”
话止于此 , 五个子女再也无话可说 。
次日 , 五家人平分了那一万钱 。
一个月后 , 钱家的那间祖宅也托老孙头卖了六千钱 , 五家也平分了 。
孩子们临走前 , 老孙头再三嘱咐他们:“你们爹爹还有个遗愿 , 希望你们每年清明的时候 , 都带
点钱来给他烧烧 。给他送钱事小 , 他只是想每年都见见你们 。”
这五家子女答应后 , 纷纷离开了 。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清明节有哪些传说故事】第一年清明 , 五家人只有小女儿没来坟上祭奠 。可来的人也都是草草祭奠一下就走了 。
第二年清明 , 五家人只有老四来了 。他烧了些纸钱 , 一边烧一边不停地怪钱老头没有把豆腐坊留
等到第三年的清明节 , 只有老孙头在他大孙子的搀扶下颤颤悠悠的来了 。
这对爷孙俩祭奠完了钱老头 , 在他的墓旁从清晨等到黄昏 , 钱老头的五个子女一个来的都没有 。
孙老头临走前叹了口气 , 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 , 吩咐他大孙子拆开来看 。
这封信 , 是当初钱老爷子临终前留下的 。钱老爷子说 , 这封信一定要留给三年后 , 清明节上还来
给他上坟的子女 。
假如等到日落 , 钱家的子女一个都不来 , 那这封信 , 就是给老孙头自己看的 。
大孙子拆开了信 , 看完了大惊;“爷爷!这上面说 , 祖宅房后面的大榆树下藏了十万钱!如今知
晓此事的人 , 就把钱平分了吧!”
老孙头一听 , 叹了口气 , 带着孙子一起回去了 。
故事说到这里本来就完了 。可是经笔者整理以后发现 , 这个故事还有后文 。
老孙头回家思前想后 , 没要那笔钱 。
他想方设法找全了钱家的五个后人聚在一起把信拿给他们看 , 把故事说给他们听 。
最后他们把埋在大榆树下装钱的箱子起了出来 。打开一看 , 果不其然 , 整整一百贯 , 十万钱!
老孙头一文不要 , 把钱全分给了他们 。
末了 , 他说道:“老哥哥临终前的话我再说最后一遍 , 给你们稍钱的这个事小 , 他只是想在每年
的清明都看看你们 。我也老了 , 再也管不了你家的事了 。你们… …好自为之吧!”
当天夜里 , 钱家的五个后人终于一齐聚到了钱老头的坟前抱头痛哭 。
他们这通哭 , 才是真的哭了 。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 , 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 流亡途中 , 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 , 又累又饿 , 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 , 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 , 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 , 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 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 , 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 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 , 流下了眼泪 。
十九年后 , 重耳作了国君 , 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 , 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 , 劝他面君讨赏 , 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 , 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
晋文公听说后 , 羞愧莫及 , 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 , 树木茂密 , 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 , 有人献计 , 从三面火烧绵山 , 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 , 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 , 火熄后 , 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 , 恸哭 。装殓时 , 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 , 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 , 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 并晓谕天下 , 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 清明节一到 , 气温升高 ,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 故有 “清明节前后 , 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 , 莫过清明节”的农谚 。后来 , 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 渐渐的 , 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 ,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 , 也变成为清明节时节的一个习俗 , 清明节之日不动烟火 , 只吃凉的食品 。
关于寒食 , 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 , 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 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 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 , 为了躲避祸害 , 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 , 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 ,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 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 , 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 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 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 ,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 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 ,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 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 心中有愧 ,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 , 差人去了几趟 , 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 , 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 , 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 , 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 , 没有找到 。于是 , 有人出了个主意说 , 不如放火烧山 , 三面点火 , 留下一方 , 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 ,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 大火熄灭后 , 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 ,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 然后安葬遗体 , 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 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 , 原来是片衣襟 ,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节 。
柳下作鬼终不见 , 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 , 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 , 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 在山上建立祠堂 ,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晓谕全国 , 每年这天禁忌烟火 , 只吃寒食 。
走时 , 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 , 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 , 晋文公领着群臣 ,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 , 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 ,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 ,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 ,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节 , 励精图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 , 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 , 人们即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节 ,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 , 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 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 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 , 为了躲避祸害 , 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 , 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 ,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 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 , 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 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 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 ,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 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 ,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 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 心中有愧 ,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 , 差人去了几趟 , 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 , 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 , 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 , 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 , 没有找到 。于是 , 有人出了个主意说 , 不如放火烧山 , 三面点火 , 留下一方 , 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 ,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 大火熄灭后 , 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 ,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 然后安葬遗体 , 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 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 , 原来是片衣襟 ,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
柳下作鬼终不见 , 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 , 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 , 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 在山上建立祠堂 ,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晓谕全国 , 每年这天禁忌烟火 , 只吃寒食 。
走时 , 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 , 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 , 晋文公领着群臣 ,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 , 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 ,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 ,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 ,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 , 人们即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 ,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清明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文章插图
清明节有哪些历史传说 , 由来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