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得保护 林农得利益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作 ,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贵州: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利益
贵州:生态得保护 林农得利益
文章图片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 。 田茂昌摄(贵州图片库发)
贵州:生态得保护 林农得利益
文章图片
沿河自治县黄土镇竹园村学堂堡组 , 黎仕福利用赎卖人工商品林的资金修缮的新房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方春英摄
贵州:生态得保护 林农得利益
文章图片
栖息在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林麝 。 (习水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贵州:生态得保护 林农得利益
文章图片
习水县同民镇蔺江村平河组的张永银(中) , 利用赎卖资金在县城开了一家烤肉店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方春英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方春英
贵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各地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工商品林、天然林采取了禁伐或限伐的政策措施 , 全省森林覆盖率得到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 但林区群众却由此失去了靠山吃山的经济来源 ,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 。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 , “人”和“自然”都是主体 , 这要求政府部门既要坚持严格保护维护自然的平衡稳定 , 也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群众的现实需要 。 为破解森林生态保护与群众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 省林业局与省财政厅通过深入调研 , 于2018年启动实施了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作 , 取得了诸多成效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进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看贵州林业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利益” ,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
困惑:怎么把“青山”变成“金山”
贵州:生态得保护 林农得利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安康都认为 , 在贵州最难当的干部就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干部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保护区首要的任务是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 , 确保野生动植物的安全 , 在地方开展工作时 , 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前几年 , 大家都在为脱贫攻坚奋战 , 保护区内不能兴修公路也不能发展产业 , 我们一直在思考要更好更切实地带动保护区内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 ”吴安康说 。
身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 , 长年行走在保护区各个村寨的吴安康 , 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生活在这里的群众 。
沿河自治县黄土镇竹园村学堂堡组的黎仕福 , 是居住在麻阳河保护区核心区的建档立卡脱贫户 , 由于保护区核心区不允许任何林木采伐、畜禽养殖、药材采挖等行为 , 黎仕福一家找不到更好的增收之路 。
务川自治县红丝乡上坝村梨子坪组的李则友 , 也是居住在麻阳河保护区核心区的建档立卡脱贫户 , 家里有6口人 , 靠养蜂发展 。 2018年的时候 , 他要赡养87岁的老母亲、供养儿子上大学、抚养父母早逝的侄儿 , 一家人生活得紧巴巴的 。
还有务川自治县红丝乡上坝村仡佬寨组 , 不通路不通电 。 寨子里大多数居民都出去了 , 剩下的29户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
对自然保护区内群众的生活了如指掌的 , 还有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余元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