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春节习俗【中国的春节有什么风俗 枣庄春节有什么风俗】家乡风俗,过年时为什么要贴"过门钱"
门笺,俗称“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楣吉祥装饰物 。在山东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 。“门笺”一词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与元旦(既春节)悬挂于门首 。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由“过门钱”改称“门笺” 。
门笺,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呈长方形,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 。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呈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状 。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 。
过年挂门笺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传唐时,每逢立春日,乡间的大姑娘、小媳妇以五彩纸幡戴于发髻间,抑或系在院中的青竹、红梅枝干上,祈愿春神降福人间 。北宋时,此风更为盛行,诗人梅尧臣在《嘉祜已亥岁旦呈永叔》一诗中,曾有记述:“屠苏先尚幼,彩胜又宜春”,“彩胜”即乡间妇女佩戴的彩幡 。到了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称:“立春日,郎官、御史、寺监长贰臣以上皆赐幡胜 。”并已有人将“幡胜”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 。可见,门笺不仅寻常百姓挂贴,达官贵人也以此庆新春、讨吉利了 。
“贴春联、挂门笺,欢欢喜喜过大年……”除夕晚上,伴着远处零零星星的爆竹声,哼着咿咿呀呀的童谣,穿戴一新的孩子们燃放着闪闪烁烁的“滴滴巾子”,蹦蹦跳跳和家中大人一起贴春联、挂门笺来了,孩子清亮的眼眸里憧憬着春天的故事,大人布满沧桑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元日、大年初一等,是传统重要年节 。辛亥革命以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 。但在山东民间大多还叫做过年,为与公历元旦相区别,又称作“旧历年”、“阴历年”、“过大年” 。
古俗春节从零点开始,首先由家长“发纸”, 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 。男子在家长的率领下祭拜天地神灵 。春节的第一顿饭必吃饺子 。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驱邪求吉 。有的地方煮饺子烧芝麻秸,象征“芝麻开花节节高”, 日子越过越好 。饺子要煮得多,吃过有余,意为“有余头” 。不少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临清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粮色的馍馍、枣糕、粘窝窝,又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做成“全菜”, 名为“吃全年的饭”。滨州地方吃用粘高粱、黍米、粘玉米等掺枣蒸制的“年糕”(粘糕),取年年高之意 。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 。首先举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是近拜,就是给没有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拜年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压岁钱” 。
郓城、枣庄等地有“大年五更乞长”的习俗 。小孩起床后一声不响,外出不回头,直走到大椿树下,抱住树桩,唱谣“椿树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 。” 邹城则有捣老鼠洞的特殊风俗 。初一早晨,用擀面杖捣鼠洞,边捣也念 “ 戳打戳,戳打戳,十个老鼠九个瞎,还有一个不瞎的,也要让我戳煞它 。”意在保证粮食不被鼠盗 。
文章插图
枣庄特有的节日有哪些??中国·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8月8日zaozhuang.dzwww.com/news/life看看这个应该没什么特有的节日
也就有青檀寺会、甘泉寺会、石榴节吧峄城有一个四月初十会 。就是赶集的,人可多了 。没有特有的吧,集会算吗 。
- 家乡的风俗400字作文春节 枝江春节风俗作文
- 八字预测2022年运势 八字2022年运势测算
- 最新整理!关于中元节的祝福语微信问候语句子合集30句精选130条
- 形容冲动后悔的句子62句
- 被分手后的心痛句子126句
- 最新整理!经典的人生感悟说说精选103条
- 换机排行榜 不同牌子换机
- 关于金星官网的介绍 金星官网
- 关于诺基亚6760s的介绍 诺基亚6760s
- 关于文言文助读的介绍 文言文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