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祭灶的由来及风俗 春节的风俗由来吃什么

春节的由来?【春节祭灶的由来及风俗 春节的风俗由来吃什么】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比赛打牛鞭子 。“年” 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窜到另一个村庄时,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 得又掉头逃跑 。最后,“年”又来到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 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 。

春节祭灶的由来及风俗 春节的风俗由来吃什么

文章插图
春节的由来,过年的风俗,怎样过春节请详细写出从腊月23开始祭灶神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 。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 。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
春节的吃文化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 。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
北方年 饺子
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
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 。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 。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晋代已有“五 春饼
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 。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 。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 。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 。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 。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
春节祭灶的由来及风俗 春节的风俗由来吃什么

文章插图
关于过年由来的习俗春节的由来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过年的风俗
据称,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 。为什么称“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 。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 。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 。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 。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 。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 。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 。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 。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 。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 。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 。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