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各地的风俗文化 春节各地的风俗

全国各地的春节习俗是怎么样的?陕北的春节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 。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 。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 。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 。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 。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 。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 。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 。“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 。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 。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 。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 。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 。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 。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 。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 。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 。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 。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
【春节各地的风俗文化 春节各地的风俗】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 。”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 。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

春节各地的风俗文化 春节各地的风俗

文章插图
过年各地都有些什么习俗?三十又叫除夕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
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 。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 。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 。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 。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 。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 。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 。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 。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 。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 。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