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反映的风俗和文化意义 春节反映了什么风俗和文化意义

关于春节的习俗腊月二三(二四):小年 :
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 , 还有吃灶糖的习俗 , 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 , 喝豆腐汤 。
大年三十(二九): 除夕:贴门神 , 贴春联 ,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 置天地桌 , 守岁 , 放爆竹 , 吃年夜饭 , 接神 , 踩祟 , 祭祖 , 送财神 , 饮屠苏酒 , 隔年饭 , 
正月初一:元旦:占岁,贴画鸡,聚财,
正月初二(初四):祭财神 , 回娘家 , 
正月初三:女娲造羊的日子:烧门神纸 , 谷子生日 , 小年朝 , 贴“赤口” , 送年 , 
正月初五:破五:祭财神 , 路头神 , 送穷 , 开市 , 
正月初七:人日(人胜节):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一种熟肉食品) , 并在庭院摊煎饼 , “熏天” 。吃七宝羹 , 
正月初八:谷子的生日:顺星 , 放生祈福 , 
正月初九:天日: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 有些地方 , 天日时 , 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 , 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 , 求天公赐福 。
正月初十:贺老鼠嫁女 ,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 , 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整理 , 累!
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猜灯谜 , 灯会 , 送孩儿灯 , 迎紫姑 , 走百病 , 偷菜节 , 巴乌节 , 踩高跷、舞狮 , 划旱船 , 祭门、祭户 , 逐鼠 , 耍龙灯 , 
谢谢观看 , 
太麻烦春节 , 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最重视的一个节日 。千百年来 , 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过春节的习俗 。这些习俗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一年又一年 , 其中有很多的习俗消亡了 , 也有很多新的习俗诞生了 , 在这样的演变中形成了中国最具传统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 。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俗称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俗称灶王节) , 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两天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 , 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 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 带有浓郁的民族风俗特色 。
祭灶王神 。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 , 即为春节开始的第一天 , 一定要拜祭灶王神 。相传灶王神是掌管天下收成的神 , 之所以要拜祭他 , 主要是祈求五谷丰登 , 能有好的日子过 。此外在这一天还要打囤 。就是用面粉在地上(一般是存放粮食的地方)画出一个或数个圆形 , 就像是囤的样子 。囤——在农村是存放粮食的主要工具 。这一习俗的形成主要的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 , 人们祈求神明对庄稼的保护 。打囤的主要目的是祈求庄稼能有个好的收成 , 能够把自己家的囤都装满 。
扫尘 。“腊月二十四 , 掸尘扫房子”  , 据《吕氏春秋》记载 , 我国在上古的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因“尘”与“陈”谐音 ,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 ,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 , 清洗各种器具 , 拆洗被褥窗帘 , 掸拂尘垢蛛网 , 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
贴春联 。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 抒发美好愿望 ,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 在明代开始盛行 , 到了清代 ,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 依其使用场所 ,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 , 为正方菱形 , 多贴在家具和影壁中 。
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 ,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 ,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 ,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 , 也和春联一样 , 起源于“门神” 。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 ,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 变得丰富多彩 ,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 ,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 各具特色 。

春节反映的风俗和文化意义 春节反映了什么风俗和文化意义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过年?我们中华民族是最看重过年了 。中国的过年有那么多风俗 , 有那么多的故事和传说 。可以说从过年可以看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 甚至可以解读中国的历史了 。可是我们要问 , 什么是年?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 就是一些学问人也多将过年说的神秘兮兮的了 。
现在人们多看重过年的各种习俗 , 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习俗就是中国文化 , 却往往忽视了过年的真实意义的认识 。
这是一些经典网站关于中国年的介绍 , 代表了人们对于过年的主流的意识:
农历的正月初一 , 现称春节 , 民间俗称『过年』 , 『年』的原意是指谷物成熟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年』字 , 不过写法与今不同 , 它是由『禾』和『千』两个字加在一起组合成的;这各自的意思很明显 , 表示谷物累累 , 收成良好 。古书上每将五谷成熟 , 丰收之年 , 称为『有年』;大丰收的年分 , 称为『大有年』 。以后 , 便把谷物的一熟算做一年 。
这种解释虽然是从很早的甲骨文年代来解释年的意义 , 可是也未见其完美 。说是“将谷物成熟算是一年” , 可谷物成熟是在秋季 , 这样说法来解释仲秋节还可以 。而过年是开春的时候是准备春种而不是秋收 。但是 , 从农业的需要来解释过年的意义 , 也不失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
关于『年』的起源 , 除了史书上的记载外 , 还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 。其中 , 流传的比较广泛的 , 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 , 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 , 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 , 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 , 见人伤人 , 见畜伤畜 。因此一到冬天 , 人人惊恐 , 村村不安 。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 。时间长了 , 人们发现『年』虽凶猛 , 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 , 二是明亮的火光 , 三是巨大的声响 。于是大家商量 , 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 , 『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天 , 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 , 村里的人相互约定 , 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 , 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 , 夜里大家都不睡觉 , 在家里敲敲打打 , 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 。夜深了 , 『年』窜到村口 , 只见处处红色 , 处处光亮 , 兼之巨响遍传 , 十分害怕 , 赶快掉头躲进山里 , 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 。第二天清早 , 全村的人聚在一起 , 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 。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每到冬天 , 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 , 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 , 点着火堆 , 通宵敲敲打打 , 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 , 欢庆平安 。这样代代相传 , 『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 。
这些当然是一种神话的传说 。中国地方很大 , 过年的习俗不尽相同 。很难说哪一种习俗就是过年的起源 。今天的人们过年大多着重过年的风俗和礼仪而营造一些喜庆的气氛 。很少人去讲求过年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了 。
其实 , 人们过年和风俗也是因地而宜 , 过年的传说当然也在不同地方区域和不同的民族有所异同 。那么过年的本源在何处?过年的意义在哪里?我们的民族为什么那么看重过年?我们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来认识这个问题是十分清楚的 。
过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有五千多个年头了 。文明伊始是以年计 , 当然可以说是有了文明的时候就有了年了 。我们可以想象人类没有“年”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 , 就可以知道过年和意义在哪里了 。不知道年 , 稀里糊涂度春秋的日子 , 很难说人类与其它动物有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这样的认为:学会了过年 , 是人类从混沌走向理智的伊始 。
说到了中国历史人们常道:盘古开天地 , 三皇五帝到如今 。盘古开天地 , 在现代文明的今天 , 人们来看这些当然只能是神话而不是史话 。因为天地早就在人类之先存在若干万年了 , 天地之开当然不是人工所为 。
我们冷眼向洋看世界 , 纵横万物来看人类 。我们细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是什么?我们人类与物和生灵有什么区别?也许最有意义的答案就是我们人类有其独特的理性 , 这种理性首先反映到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世界观和文明观 。然而 , 我们可以这样断然 , 这种世界观和文明观是建立在理性的时空观的基础上的 。
人类有了“年”的时代 , 就是人类时空观形成的时代 。
毫无疑问 , 人类的理性时空观 , 就是人类理性世界观 。只有人类的理性世界观才有了人类真正的文明和人类科学 。
古埃及人从观察尼罗河海洋泛滥的周期而发明了太阳历 。远古时代我们中华的祖先在征服长江黄河的治水斗争中而发展了古天文学和古历法学 。中国古天文历法是远古人类文明的辉煌 。我们不难推断:天文历法是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的最基本的科学 。远古时代具有世界之先的中华泱泱大国一切文明无不都是与这种天文文明相关联的 。
中国的尧舜禹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是一个治水传天下的时代 。这是一个古天文学家持世的时代 。治水是帝王的基本大业 , 授时、告朔是朝廷的基本职责 。
所以“年”的意义是真正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
不是吗?纪元 , 就是记年 。
说这些何为证?
我们掀开最早的记载中国史实的史料《尚书》 , 在第一篇就记载着我们祖先观天象定民时的史实 。让我们抄录下来《尚书》篇这段文字 , 从中华文明的源头去认识中华纪元的这古老篇章 。
乃命羲和 , 钦若昊天 , 历象日月星辰 , 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 , 宅嵎夷 , 曰旸谷 。寅宾出日 , 平秩东作 。日中 , 星鸟 , 以殷仲春 。厥民析 , 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 , 宅南交 。平秩南为 , 敬致 。日永 , 星火 , 以正仲夏 。厥民因 , 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 , 宅西 , 曰昧谷 。寅饯纳日 , 平秩西成 。宵中 , 星虚 , 以殷仲秋 。厥民夷 , 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 , 宅朔方 , 曰幽都 。平在朔易 。日短 , 星昴 , 以正仲冬 。厥民隩 , 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以闰月定四时 , 成岁 。允厘百工 , 庶绩咸熙 。”
我们先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尧帝就命令羲和以帝王的名义来观测天象 , 崇敬的向人民教授如何认识时节 。吩咐和命令羲和仲兄弟把观测点指向城外的一角叫作旸谷的地方 。寅时迎着日出 , 把仪器按照一定的秩序放平 。在白昼不长也不短 , 鸟星经过上中天的时候 , 定为仲春的节令 。这时人们开始了耕作说 , 鸟兽开始了交尾孕育 。
尧帝又再命令羲叔 , 把观测点指向南郊 , 把仪器放平向南订正好误差 , 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好 。崇敬的等到在白天最长、火星经过上中天的时候 , 定为正夏节令 。这时万民感到闷热难咽 , 鸟兽开始脱毛 。
尧帝吩咐和命令和仲把观测点指到西部一个叫昧谷的地方 , 送走了落日 , 放平仪器向西操作 , 这时的夜不长也不短 。在虚星经过上中天的时候 , 定为正夏节令 。这时的人们有些夷蛮 , 鸟兽的皮毛已经丰满 。
尧帝命令和叔把观测点指向北方 , 一个叫幽都的地方 , 这时的平民要改朔 , 白昼最短昴星处于上中天的时候 , 以定仲冬节令 。这时人们都躲进居室里 , 鸟兽开始长出冗细的绒毛 。
尧帝说:辛苦了羲和兄弟们 。是你们测出了三百六十六天的周期 , 以闰月定出四时 , 而成了一年 。使百工和庶民们有了可信的尺度 , 你们的业绩实在辉煌呀 。
一年三百六十六天 , 以闰月订正四时 。这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一年 , 多少日是一年 , 何日是过年 。帝尧羲和是我们中华四五千年前的老祖先 , 就是这样为我们开辟了中华历史的新纪元 。我们从以上纪录还可以看出 , 羲和测日影观星象划分节令的方法是科学的 , 羲和观测天象和物象的工作是细致的 。远古我们的祖先的丰功伟绩不是巫卜所能概括得了的 。
我们中国的历史是有比较完整记录的历史的国家 。《尚书》是周王朝时代宫廷的记载政史方面的书籍 , 经孔子的整理得以留传于世 。《尚书》即是尚古的书 , 是中国记录最早史实的书 , 史学家们又堪称是中国的历史的第一页 。然而 , 就是在这中国历史的第一页第一篇里却是这样清清楚楚的记录了我们祖先学会了过年的历史 。
记载中国最早的历史的书是《尚书》(所以说人们把《尚书》又说成是尚古书 。) , 那么中国最早的经典就是周易了 。我们说《周易》是众经之首 , 所谓的“首”当然是有最早、最权威的意思了 。关于周易 , 也许是今年我们《读书论坛》的一个热门话题 。我唐山居士自然算是这个话题的搅动者了 。唐山居士人单势寡 , 固然难臣服千家易说 。但是一个用科学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正确审视周易的时代毕竟是开始了 。唐山居士之《唐山易学》一个最重要的观点 , 就是将周易回归到远古苍龙治水的年代 。我们毫不怀疑的说 , 中国过年的文明就是易文明 。所有这些在《读书论坛》里墨迹尚存 。读者有兴趣 , 还可以检索 。或上唐山易学的网页 。唐山居士在《读书论坛》唠唠叼叼一年许 , 也许最多的是就是唐山易 。
过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 过年的文明是我们中华文明 。这是一切人类理性文明的起源 。
我们能想象得到吗?如果没有先帝治水我们今天也许还是鱼鳖的子孙呢!
我们能想象得到吗?如果我们不会过年 , 也许还象其它动物一样蒙昧 。
我们能想象得到吗?我们民族的一切文明都是发源于治水文明 , 我们的一切文明都是从学会过年时代伊始 。
过年了 , 中华文明不知是经过了五千第几个年头了 。
将除夕夜的第一杯酒 , 洒向大地 , 来祭奠我们的年祖:帝尧、羲和、文王、周公 。
中华先祖永垂不朽!
【春节反映的风俗和文化意义 春节反映了什么风俗和文化意义】中华周易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