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春节习俗有哪些?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 , 黎明开门 , 梵香燃爆 , 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 , 是日 , 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 , 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 , 是日应勿往访 , 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 , 初二早 , 初三困甲饱” , 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 , 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 , 明朝嘉靖年间 , 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 , 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 , 大股倭寇乘机攻城 , 军民奋起抵抗敌人 , 激战二日三夜 , 倭寇才败退 , 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 。初三日 , 百姓各自收埋亲友 , 吊丧亡灵 , 哭声震天 , 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 。第二年初三日 , 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 , 久而久之 , 成为惯例 。
正月初四 , 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 , 接神 , 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
正月初九 , 玉皇诞辰 , 香案敬神 。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
正月初十 , 地诞 。是日不砍柴、不掘土 。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
正月十三 , 关圣帝君诞辰 , 商家均有祭敬 。
正月十五 , 上元或日元宵 , 即三官大帝诞辰 , 闹花灯 。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文章插图
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 , 共三天 。除夕 , 家家杀鸡宰鸭 , 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 。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 , 象征富裕 。饭桌上要有白斩鸡 , 有老人的家庭 , 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 。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 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 。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 , 大的一、二斤重 , 小的有二、三两 。除此还有一种“凤莫” , 意为特大粽子 , 重达一、二十斤 。粽子味香堪称一绝 。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 。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
据藏族学者说 , 在古老的年代 , 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 , 而是夏天过年 , “麦熟为岁首” , “雪山下 , 麦子黄了 , 快乐的新年来了 。”现在 ,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 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 。人们穿古代服装 , 骑着马 , 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 , 还要骑马射箭 , 围着篝火跳舞狂欢 , 既娱乐自己 , 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 。相传 , 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 。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 , “麦收为岁首” 。拉萨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 , 到现在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 , 称为“工布洛萨” 。藏史记载 , 工布地区历史非常久远 , 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 , 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里非常盛行 。藏历十月过新年 , 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
大约公元13世纪 , 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 , 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 。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 , 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 。因为到藏历正月 , 春气萌动 , 备耕繁忙 , 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 , 戴最珍贵的首饰 , 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 , 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 , 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 , 藏话叫‘萨举” , 即新装 。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 。但也有说法 , 神王辛者曲杰 , 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 , 大家穿得漂漂亮亮 , 他高兴 , 再给世人一些恩惠 , 穿得破破烂烂 , 他心烦 , 降下灾害和瘟疫 。因此 , 过年穿新衣 , 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
正月初三 , 拉萨人成群结伴 , 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 , 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 , 插经旗、挂彩幡 , 祭祀山神和水神 。
藏历正月初五 , 拉萨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 。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 , 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 , 额头贴着酥油图案 , 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 , 肩上披挂彩缎 , 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 , 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 , 用“花枝招展”来形容 , 是毫不过分的 。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 , 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 , 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 。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 。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 , 还要人着新装 , 马佩红缨和新鞍 。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 。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 , 再向同辈敬酒 , 亲朋间互赠哈达 , 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 。子夜过后 , 男女青年争先挑水 , 以示勤劳 。清晨 , 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 , 祝愿日子比蜜甜 。早饭后 , 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 。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 , 除夕夜守岁至天明 。雄鸡报晓 , 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 , 谁先担回第一担水 , 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 , 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 。在节日期间 , 男女老少纵情歌舞 , 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 。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 , 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 , 以先看到明月为福 , 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 。随后 , 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 , 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 。年三十早上 , 家家洒扫庭院 , 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 , 傍晚燃起垛后 , 轻烟缭绕 , 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 。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 , 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 。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 。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 , 朝西叩拜 , 以示缅怀祖先 。除夕夜家家吃饺子 , 饺子里包有白线 , 意寓长命百岁 。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 。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 , 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 , 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 。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 , 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
赫哲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 。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 。大年初一 , 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 , 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 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 。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 , 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 。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 , 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 , 象征星星 , 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习俗 。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神”字 。年三十全家包饺子 , 饺子讲究有褶的 , 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 , 恐日子过“秃”了 。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 , 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 , 饺子不能摆成圈 , 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 , 取其谐音 , 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 , 日日粘粘(年年)甜 。畲族祀奉“盘瓠”祖先 , 大年初一 , 全家叩拜“盘古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 , 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
【春节大年初一风俗作文 春节初一初十的风俗】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 。过去跳摆手舞时 , 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 , 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 , 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 , 带关摇摆呐喊 , 男女老少都参加 , 拜了神后再跳舞 。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 , 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
-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酒和水比例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 春节初一到初七的风俗 春节初一初二初三风俗
- 春节初一不能洗车吗风俗
- 春节出门旅游有哪些风俗
- 春节的风俗的作文 春节出境风俗
- 春节风俗特色 春节几天风俗
- 春节的风俗手抄报文字 春节农村风俗的手抄报
- 春节的风俗活动 春节农村风俗活动
- 心愿作文结尾优美句子 春节作文结尾的优美句子风俗
- 湖北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春节 春节作文家乡风俗600字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