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前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以前的和风俗

春节习俗有哪些变迁?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 。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
【春节以前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以前的和风俗】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 。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 。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 。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 。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

春节以前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以前的和风俗

文章插图
年前习俗有哪些?腊月二十五:做豆腐,接玉帝
一是做豆腐 。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二是糊窗户 。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换上崭新的窗纸,房屋顿时焕然一新 。三是照田蚕 。江南一带称为“照田蚕、烧田蚕、烧田财”,就是把长长的杆子绑上火把插在田野中,火把烧得越旺,昭示着来年是个好年景 。四是接玉皇 。在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述职,腊月二十五玉帝会下界检查工作,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挂玉帝像进行祭祀,期望来年有好的福分 。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炖大肉
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炖大肉”或“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之说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一锅炖猪肉是人们心中最朴实最重要的年夜饭 。相信很多人还有过年烧肉的习俗,就是把大块的猪肉煮熟,抹上蜂蜜或大柿子,放在油锅里炸得通红透亮,烧肉更能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古时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称“年肉” 。
腊月二十七:洗疚疾,赶大集
一是赶大集 。根据大多数民间习俗,这一天要开始置办年货了,而且是大集日,周边村民百姓纷纷赶集置办年货,烟酒茶糖、鸡鸭鱼肉、鞭炮香烛、春联年画以及各种礼品等等好不热闹,年味已渐浓了起来 。二是洗疚疾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春,俗语:腊月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 。三是宰公鸡 。除了二十六炖肉、二十七宰鸡外,还要准备更多的荤素菜,以备过年时享用 。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贴花花
一是把面发 。民谣:“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根据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 。二是帖花花 。就是贴年画、贴福字、贴春联和贴窗花,过去为了讨好各路神仙,现在主要为祈福 。
腊月二十九:祭祖宗,备家宴
一是蒸馒头 。民谣称:“二十九,蒸馒头 。”人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形态各异的造型,如动物、水果及人物等 。蒸出的馒头还要跟乡亲邻居交换,做得好才有面子,才讲究 。二是去打酒 。旧时人们买不起瓶装高档酒,一般都是拿着器皿去打散酒待客 。三是备家宴 。这天人们还会置办酒宴,以备晚辈前来给长辈辞岁 。四是祭祖宗 。乡间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
大年三十:吃年饭,放爆竹
这一天叫“岁除”,晚上才叫“除夕” 。除夕自古就有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贴门神、挂灯笼、放爆竹等习俗 。这天禁忌很多:忌与人发生争持,大门福字不能倒贴,不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动刀剪,不能打碎东西、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年夜饭要有鱼等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海南文昌流行一种风俗——送灯 。当晚,文昌市谭牛镇上山村村民们掌着一盏盏“竹篾花灯”,由“灯主”引着巡游全村,沿途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把代表自己后代的大灯送到祖庙 。送灯十分讲究,各家各户所挂彩灯,是以当年这一家所生几个男孩为准,一般是生多少男孩挂多少彩灯 。祭拜祖先之后,各家各户将纸灯笼集中堆放,一起点燃 。然后用祖庙里的灯火点燃各自的煤油灯,带上灯火回家,预示把美好的祝愿和平安吉祥带回家,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幸福 。送灯,即把代表自己后代的大灯送到祖庙,有继传香火和让祖宗保佑子孙平安顺利的意思 。海南省文昌市谭牛镇上山村,每年正月十五, 元宵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纸灯笼,杀鸡宰羊,祭拜祖先,然后敲锣打鼓举行送灯仪式 。据说文昌口音中“灯”和“丁”是谐音,送灯的习俗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 。这挂灯笼也十分讲究,各家各户所挂彩灯,是以当年这一家所生几个男孩为准,一般是生多少男孩挂多少彩灯 。所以,外面的人一看,哪家挂了多少个彩灯,就知道这家有几个男孩 。到了晚上,村里还请来戏班,演木偶戏,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如此热闹的场面,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了 。祭拜祖先之后,各家各户将纸灯笼集中堆放,一起点燃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一切都化为灰烬,但乡亲们的心愿和美好祝福已经燃起 。家家户户用祖庙里的灯火点燃各自的煤油灯,带上灯火回家,预示把美好的祝愿和平安吉祥带回家,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幸福 。“祭月” 。文昌人吃完月饼,赏完明月之后,还要重新在桌面上摆放新的食品,它们要了直在月光下放着,不能吃,不能动,直到第二天早上 。民间传说,等赏月的人都睡下之后,月亮娘娘会下凡来看供祭的饼糕瓜果 。谁家的供品好,谁家就会受到面善心慈的月亮娘娘的保佑,家里的孩子和海外的亲人会平安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