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墨江:山海携手促振兴 隔界田上谋新篇】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孟弄乡富东村隔界田村民小组 , 一条条整洁宽敞的硬化路、一幢幢极具民俗特色的农家小院便映入眼帘 。 宽敞的彝族文化活动广场 , 绿意盎然的林间步道 , 小桥流水、蓝天白云 , 昔日泥泞的泥土路、破旧的房屋 , 人畜共居、污水横流的景象不复存在 。
文章图片
隔界田文艺队在文化广场演绎彝族舞蹈 。 普孙燕摄
墨临高速公路开通后 , 孟弄乡立足政府职能 , 落实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 宣传发动机制 , 多元投入机制 , 建立奖励扶持机制 , 开启隔界田村民小组乡村旅游建设 , 力争将隔界田村民小组打造成为墨江县“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彝族特色美丽村庄、乡村振兴示范点 。 自2016年以来 , 上海市金山区和吕巷镇累计投入、引入各类帮扶资金2108万元 , 共实施项目11个 。
文章图片
孟弄乡富东村隔界田村民小组稻田飘香 。 普孙燕摄
孟弄乡主动融入普洱市“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墨江县“国际双胞生态旅游城”旅游发展定位大局 , 以“文农旅融合”为目标 , 立足发挥隔界田村民小组通道优势、河谷资源优势、田园风光优势、民族文化优势 , 围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发展思路 , 通过开发田耕文化、稻田养鱼、特色农家园、风情民宿、生态采摘园、乡村徒步、彝家小吃等延长乡村旅游的产业链 , 把隔界田村民小组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为一体的彝族文化乡村旅游示范村寨 。 通过“三产带动一产、一产服务三产” , 形成一三产业紧密融合 , 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 ,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 目前 , 15户农户实现自主创业 , 80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
文章图片
彝族、哈尼族群众载歌载舞庆丰收 。 李思杭摄
隔界田村民小组以“党建+产业、文化、人才、治理”的模式 , 发展农家乐8家 , 成立了孟弄乡老年大学隔界田教学点和墨江县银发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孟弄工作站 , 组建文艺队 , 自编自创《彝族四弦曲》《彝族四弦舞》等彝族文化 , 举办彝族火把节、“咪嘎哈”文化节等系列特色乡村节庆活动 , 培育和回引了15名乡土人才、培养了一批彝族文化传承人、致富带头人、技能能手 , 为隔界田村民小组乡村振兴集智聚力 。 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 53名乡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结对帮带服务 , 实现76户农户家家有干部帮扶、有党员帮带 。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队 , 建立政协组织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 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
组织强、产业兴、文化活、人才聚、村庄美是隔界田村民小组在东西部协作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 山海情深 , 东西携手 , 这个藏在深山曾经的“贫困村”被唤醒了 , 一连串通往幸福生活的“升级密码”逐渐被解开 , 一幅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 (普孙燕、钟椿梅、李守富文/图墨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 云南宁洱: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致富环保两不误
- 稻田里的多元丰收——云南赋能稻田助农增收
-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刘伟国主任:肿瘤治疗应重视三个辨治
- 清风 有影
- 云南麻鸭保种有成效
- 云南孟连万亩优质水稻喜获丰收
- 解密神奇的眼睛!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开展爱眼亲子活动
- 司马迁把《山海经》当成史书,山海世界真存在吗?专家:部分存在
- 【云南爱心鸟暖冬公益】1000余条编织任务已被认领
- 云南永平:金融赋能“牛”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