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过春节的习俗 作文 300字左右山西春节习俗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 。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 。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 。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 。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 。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 。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 。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 。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 。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
文章插图
山西有什么年俗文化?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甚至于到二月二止 。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众多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年三十,俗称过大年 。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蒸年糕、包饺子、吃年夜饭,请祖先、熬年、垒旺火都是大同地区的习俗 。《云中郡志》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修岁事,陈祀仪;守岁 。”这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年俗基本相同,不多赘述 。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过年发旺火是当地的一大风俗 。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子中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好干柴,上面大红字条写有“旺气冲天”、“大吉大利”、“火树银花”等吉语 。《大同县志》记载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图 。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迎新,活动达到高潮 。旺火由家长亲自点燃,称为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 。冲天的火光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烧红的炭火照亮庭院,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男女老少围着旺火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到了早晨,主人要把旺火的炭火铲回灶内做饭,不准外人铲走,表示一年的兴旺 。如今,尽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楼房取代了四合院、排房,然而,过年垒旺火的习俗仍然照旧 。与以往不同的是,旺火逐年增高、造型美观、规模庞大 。人们围着红光耀眼、灿烂辉煌,吐着长长火舌的旺火,排着长长的队伍,正转三圈,反转三圈 。一圈圈祈福的人们,欢笑着、嬉戏着,祝福着美好的来年和幸福的生活 。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 。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气势磅礴 。
“拜年”是岁后迎新纳福的主要活动,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内容丰富多彩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伴着新年的钟声、震耳的鞭炮声,各家开始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 。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如今的大同地区通常是后一种习俗,“过年好”成为最常用的拜年俗语 。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因为初一以来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故称“破五” 。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 。黎明各洒扫秽垢,送之门外 。又剪彩为人,在街头相更换,名曰“送穷”[4] 。民间还留传说初五是五路财神(注:所谓五路,指东南西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的生日,故各处商家店铺纷纷开张营业,迎接财神,以求利市 。
正月初八,俗称“八仙日” 。全神下凡,人们上街游百病,上庙进神、还愿 。清道光十年刻本《大同县志》记载:初八日,俗唤“八仙日” 。是日,顺禳星辰 。先是,前腊,各庙僧道与相识者送迎祥疏一道;至期,家家布施,各庙僧道有回以果饼者,有留之吃斋者,则视布施之多少为差 。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成为传统民间习俗 。民谚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由此可见元宵节俗与岁首的密切联系,它是春节习俗的又一高潮 。观灯、猜谜及各种娱乐活动构成了一卷绚丽的民间传统风俗画 。大同地区“元夕自十四日至十六日,竞张鳌山灯,间放火树,以庆太平 。”[5] “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征逐,仿傩礼”[6] 。
正月二十、二十五,民间俗称“小添仓”、“老添仓” 。“是日凡贮米面处则必焚香,甚有乘此日籴米面以添贮者 。”[7]代表填满粮仓,盖好窖子;一年有吃有穿,家庭富裕 。添仓之举意在祝祷、祈求丰收,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向往 。
【山西春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山西在春节的风俗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 。扶龙头、引钱龙是主要的习俗活动 。该日早晨,人们到水井内担水、提水,用水壶装水且内放一枚硬币,从井台开始滴水,一路滴到屋内,滴水画个圆圈,然后将水倒入水缸,表示引到钱龙,预示着财运亨通、发财致富 。《大同府志》记载:“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生,谓之‘扶龙头’ 。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青龙’ 。”
- 山西孝义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 山西介休春节风俗介绍结尾
- 山西临汾春节风俗贴门神
- 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开头结尾 山西临汾家乡春节的风俗
- 山丹风俗春节六年级作文
-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山丹的春节风俗
- 山东青岛的春节风俗有哪些
- 春节的风俗作文500字六年级 山东青岛春节的风俗作文500字
- 山东春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山东过春节有什么风俗
-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春节风俗